刘姓是中国第四大姓,总人口8000多万人。鲁山是世界刘姓的发祥地,据《左传》、《汉书》、《新唐书》等历史典籍记载及专家的发掘考证,确认:帝尧裔孙生有“刘累”字样的手纹。夏朝孔甲帝养龙后隐居,并卒葬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西十公里处昭平湖风景区,地名招兵台山,墓茔位于鲁山境内的昭平湖畔,其子孙以“刘”为姓。
刘累铜像高2.1米,重1.5吨,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著名雕塑家张得蒂、张润恺创作设计,大连造船厂铸造。由于刘累祠尚未完工,铜像暂时安放在昭平湖一万平方米广场刘陵园牌坊前。铜像坐南朝北,刘累公右手扶龙,俯瞰昭平湖。
据大量文献典籍记载,尧之裔孙,生而有纹在手曰“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帝养龙获封“御龙氏”而名扬天下。后一雌龙死,迁于河南省鲁山县昭平湖,其子孙以‘刘’为姓,从此天下始有刘姓。四千年前,始祖刘累公在鲁山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隐居耕作,繁衍生息,后长眠于苍松翠柏之圣地。高祖布衣起兵,拜始祖刘累而立汉邦,光武帝刘秀筑台于此,竖帜招兵,赖祖荫庇护,中兴汉室……。千百年来,守护在累公身边的30万刘氏子孙不忘祖德,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十月初六都举行两次大的祭祖活动。缅怀祖德,永不忘根。
祖地民间传,始祖累公生在龙年龙月,卒在龙年龙月。清明节及农历十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拜先祖之日。三月又逢蛰龙出山,祖地宗亲就以此为祭拜累公之日,千百年沿袭至今。
为兼顾海内外刘氏宗亲适宜祖地气候,又达到在龙月祭拜始祖累公之心愿,根据世界刘氏第一届宗亲联谊大会主席南辉宗长、世界刘氏第三届宗亲联谊大会主席暹有宗长、世界刘氏第四届寻根联谊大会主席全新宗长的提议,参加累公陵园始祖殿落成大典各代表团团长同意,建议将世界刘氏后裔统一祭拜始祖累公的祭拜日期暂定为每年公历四月十九日。寓意世界刘氏要长久。这个日期的确定,一是祖地千百年来一直沿袭传下来的祭拜月。二是累公是养龙的,民间传累公生卒于龙年龙月,且又逢蛰龙出山。华夏儿女又都是龙的传人,此月作为世界刘氏统一祭祖期,众望所归。三是公历四月气候适宜,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佳季,满山杜鹃红遍,洛阳牡丹花开富贵甲天下,海内外宗亲一可祭拜始祖累公,宗亲聚首祖茔叙一脉同根之情,又可观祖地美景,享故土温馨。
御龙喜泪化为雨――显灵了
――累公铜像的奇异
累公铜像在姓氏专家、史学专家、谱牒专家、考古专家等专家、学者从刘氏家谱中累公像,结合地域人物特点及历史典籍记载,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八易其稿,终于在大连造船厂铸成。甲申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上午,在对累公铜像金身着装时,无论如何也穿不上(不上色),他们很着急,同时也很纳闷,工程师、设计师也很无奈。一位厂领导让属下备香裱,郑重在累公像前虔诚祈祷,并表达了美好的愿望。这时,晴朗的天空忽然狂风大雨,持续近半个小时。铜像在此也顺利着装。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晨曦,在鞭炮声中恭迎累公回祖地,跨越渤海,途经山东,于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午时顺利回到祖地‘累公陵园’,安放在累公陵园万米广场,供子孙瞻仰、祭拜。
2004年5月26日—29日,举世瞩目的世界刘氏第四届(寻根)联谊大会在祖地召开。全世界的刘氏宗亲代表相聚在尧山脚下、沙河之滨,团聚在始祖累公身边,畅叙亲情,寻根谒祖。也许是巧合,近半年来,祖地鲁山天旱无雨,26日,当来自世界各地刘氏后裔代表到达平顶山后,晴朗的天空变得阴起来了,当晚的开幕式及大型文艺演出“龙情乡恋”刚刚开始,天就下起淅沥沥的喜雨。27日一大早,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宗亲代表团2000余人冒着喜雨,怀着虔诚激动的心情,带着八千万刘氏子孙的重托,回到始祖累公生活及长眠之地――河南鲁山昭平湖畔累公陵园,祭拜祖先,认祖归宗。
宗亲所乘的车缓缓驶入累公陵园门口,宗长、宗亲们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冒雨登上了花岗岩铺设的一万平方米广场,有江西瑞金92岁高龄老红军家祁宗长,也有十多岁的小青年,广场上人山人海,龙腾狮舞,军乐齐鸣,一派欢声雷动,祖地宗亲带着家乡的土特产请亲人们尝一尝。淅沥沥的细雨变得越来越大,似瓢泼、似流水。九时五十分,当主持人宣布祭拜累公大典开始时,瓢泼似的大雨霎时停了下来,在场的人们都被这奇异的天象震惊了。祭祖大典在鼓号声中庄严的开始了,二十位德高望重的宗长为累公铜像揭幕,慈祥、睿智、威严的累公圣像展示在子孙面前,接受着万千子孙的朝拜。祭祖大典在有序的进行着。更令人惊异的是大典告成后,宗亲们分团或个人祭拜,好象累公又有所感知,刚才骤停的雨又开始淅沥沥的下了起来,越下越大。此时此刻,刘氏后裔的泪水和雨水相交融,其情、其景难以笔墨描绘。累公子孙们被这奇异的天象所震撼,纷纷晋香焚裱,祈求始祖保佑平安幸福、业发四海。在场的乡亲们纷纷说,天下刘氏宗亲祭拜始祖,感动上苍,累公在天有知,“显灵了”。泰国及东南亚报纸整版头条以“御龙喜泪化为雨”为主题连续报道。
累公陵园的建设牵动着刘氏后裔的心,祖地于6月26日黄道吉日在鞭炮声中开工建设始祖大殿,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气势恢弘的始祖大典终于在刘氏子孙的期盼下竣工了。农历九月初五,又是一个黄道吉日、晴天碧云,祖地近百名刘氏宗亲来到累公陵园,恭请累公进住始祖殿。上午9时,举行请始祖累公进殿仪式,晋献祭品,跪拜行礼,告知累公进殿。礼毕,恭请累公上车。这时,本来红日当头的天空却忽然下起了雨。当时在场的刘氏后裔和工作人员十分诧异,都说,累公又显灵了,五月份世界刘氏联谊会祭祖时出现奇异天象,这次又是,看来累公就是会显灵。
累公是天下刘姓的共同始祖,累公陵园是海内外刘氏子孙共同的祖园、心中向往的圣地、根之所在。御龙氏的在天之灵佑护着他的子孙们四海五洲创伟业,平安幸福,福寿无疆!
历史上正式见载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记载于《左传》、《史记》、《新唐书》和大量刘氏族谱中。据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他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就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刘累二字。古代的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生的圣婴取名叫做刘累。有的族谱还认为,刘姓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在一部《清源刘氏族谱》上还有这种记载,说是刘累生下来时,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姓名叫刘累,即姓 刘名累。刘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刘姓也公开推刘累为刘氏肇姓大始祖。
其实,人出生时手掌或身体某一部分有纹饰是很正常的事,在今天这就叫胎记。而刘姓的刘字,在先秦时可能与留相近,甚至本来就是一个字,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不过,刘累虽然有这样奇特的手纹,他也因此而取刘累这个名字,但刘姓的得姓却不是因他而始。刘姓的得姓,仍然应该以尧帝之孙式为始,刘累是帝尧陶唐氏后裔,也就是监明和刘式的后裔。刘累出生之前,刘国和刘姓本就已经存在。而且刘累本人也应该就是刘国的国君之子,他本就已姓刘(当然在当时还只是称刘氏而不称刘姓),此次因手掌有刘累二字而取名叫刘累,也只不过是仍旧以刘为氏罢了。并非因此改姓为刘。因此,我们可以说刘累是刘姓的第一个大显祖(因为他是目前可知的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刘姓成员),但不能称他肇姓始祖。
中国人的名字并非简单的符号,必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刘累这个神秘的名字是一种神瑞兆示,与刘累后来的经历、他的特殊事业–御龙有关。
刘累所出生的刘氏族是原始时期一支崇拜刘斧、善于使用斧钺的部族。刘斧是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莫过于那些巨大的猛兽。当时人们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又以龙是最神秘莫测的、人类最难征服的动物。直到春秋时期,人们仍认为虫莫知于龙。可以说,龙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之神。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就干脆崇拜起龙来了。龙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领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龙的专门本领。作为远古时期最优秀的狩猎部族,刘氏族自然很希望能成为征服龙的部族。刘累诞生时手掌中有刘累二字,刘氏族的人便认为这正是神的暗示,即刘姓将要成为征服龙的氏族。原来,刘是一柄巨斧,喻含着征服和杀的意思;而累字本义是一种绳索,引申为拘系、捆绑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手执刘,一手执绳,要去征服、驯服龙的意思。
这就是神的旨意,这就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的谜底。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有一支擅长驯服龙的部族,叫做豢龙氏。这个部族属于当时的祝融集团,主要活动在i川(今山东定陶)一带。这个氏族自从帝舜时期就以擅长驯服,饲养龙而闻名于世,并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权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龙的专门提供者。
刘累因生下来时便有手纹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为刘氏本族的首领。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刘累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那里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不知是有神的力量还是刘累自己聪明过人,刘累很快就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气的驯龙能手,并被夏朝王室召到宫中负责养龙。这时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据说,孔甲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在位时不关心治国爱民,却沉醉于信奉鬼神方术。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约公元前1877年),从黄河和汉水中各得到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准备用这4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但他自己却不会饲养。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长驯养龙的豢龙氏人,但没有找到。这时,刘累便毛遂自荐,主动请求承担4龙的驯养工作。孔甲对刘累的举动大力欣赏,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最初,刘累把龙饲养得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颁布命令,正式任命刘累为王室驯龙官,并赐给刘累御龙氏的姓氏,宣布由他取代豢龙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颛顼之孙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至此,刘累的家族就由刘氏族演变成了御龙氏,族人世由刘邑(今河唐县)南迁到豕韦。但刘累的驯龙技术似乎没有学到家。过了4年,也即孔甲七年时,刘累负责驯养的4条神龙中,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害怕事情被发现,干脆将龙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给夏王孔甲。不料这龙肉的味道还非常美,孔甲不知实情,吃了还大加赞赏,并派使者向刘累两次索求龙肉。刘累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剩下的3条龙相继杀了。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断派人向刘累求要龙肉。可是,龙是罕见之物,哪能随便就能抓得到的?刘累在3条龙都被孔甲吃了之后,因为找不到龙,这才知道闯了大祸,害怕事情败露后会族灭家亡,于是带着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离夏朝都城,适到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一带隐居起来。刘累的族人,从此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祁姓刘氏族的旧地刘邑一带。
刘氏家族乃中华之望族,人口众多,为我国第四大姓。刘,祖籍:河南鲁山。祖宗:刘累。分类:以邑为氏。姓氏起源: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是炎黄子孙。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