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坪刘氏
始祖戊寅公,字汉江,龙图阁学士,诰赠紫金光禄大夫,居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梓溪村白茅坪。传十六世至福渊公,讳世骅,字静深,号潜龙,行居三,明勅授承德郎,洪武初年因避兵燹由江西迁湖南长沙新康都南坪,子二:吉常、仲常,衍东西两大房,传七世,东房衍为三支,西房衍为七支。族谱草修于清康熙41年(1702),至1937年五修。康熙元年(1662)建祠于南坪善家岭。派语:常启长辉兴,清元国盛凝,知文宣大烈,守典树芳型,忠孝光前远,诗书裕后深,本根固培植,兰桂发余馨。
长沙刘氏
始迁祖楚涣、楚敬、楚珍三公,明末清初时由江西迁居湖南长沙。楚涣支居河西八曲河刘家山,楚敬支居河东格塘刘家湾,楚珍支居河东刘四塅。民国间三支三修族谱,堂号九睦。
长沙河西枫梓塘刘氏
明洪武元年(1368),宗盟公与晓公、昭公由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水圳头镇上迁湖广。昭公落业浏阳;晓公落业宝庆城埠;宗盟公,字顺承,号虔然,落业长沙河西枫梓塘,至五世衍为昌玉、昌吉、昌映三大房。族谱创修于清咸丰2年(1852),光绪22年(1896)续修,1946年三修。派语:圣贤立文章,宗维泰祖昌,允人承必若,世国正增光,士彦传经学,雄图振汉邦,克家明俊德,忠孝树纲常。
长沙、浏阳刘氏
始祖普道公,隶籍江西丰城县,明洪武2年(1369)其子汉铭公,字叔仲,别父偕弟新景,字南仲、上均,字文二迁湘,卜居湖南长邑洞田,后来三公又分迁各处:汉铭公居浏北刘家邨、新景公居潦浒市,上均公居长沙旺冲。普道公祠位于刘家邨,建于清道光15年(1835)。清道光8年(1828)汉铭、上均二房合修族谱,光绪5年(1879)续修,1931年三修。均房老派:添思得祥文,世东再学荣,显元高百孝,书香启俊荣。铭房老派:北志必朝兴,泰添福生春,俸令全忠孝,书香启俊英。合派:善积家锡庆,德厚绪麟臻,心正身之宝,儒修国大宾,绍裘承裔业,发达永宜昌,富贵扬声裕,兰桂久腾芳。
长沙田坪刘氏 始祖筠公,字芳远,南宋末年人,原籍江西瑞州府新昌县,赐进士出身,除六科都给事,为潭州太守,卜居善化县谋塘,四世祖亨高公,字蔚华,由谋塘沙渚分居三都田坪,为田坪刘氏一派祖。清光绪30年(1904)纂有族谱。班序:(自四世起)亨世元克廷,太正一明德,若能继祖宗,可以定君国,孝友承先业,忠良庆上恩,文华开景运,经学启家声。
长沙延苍刘氏
始祖显然公,字体仁,号秀峰,江西人,元代官湖南潭州路教授,始占籍长沙。至第三代铭、鉴、理三公,鉴、理二公迁湘潭。铭公,字明正,官靖安主簿,赠万安知县,为长沙始发祖。子孙田庐丘墓多在长沙万寿乡石迴嘴及河西乡亭子庙、白虎塘、龙潭坝等处。祠堂始建于清乾隆54年(1789),位于省城北关外厢总铺古铁佛寺及东岳庙西南隅,咸丰间移置于本籍东乡明道都七甲杨高冲。族谱始修于乾隆51年(1786),道光22年(1842)二修,1936年三修。派语:(自九代起)夫衍方大,世正卓昌,吉人宣立,介系用光,家承孝友,国本忠良,为善克永,守典必长。
长沙河西刘氏
始祖仕乾公,字正坤,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丰城梓溪迁居长沙河西,子二:至恭、至敬,衍为二房。族谱始修于清同治3年(1864),光绪33年(1907)续修。十五世孙国斌,字子梅,以军功起家,官至记名提督。派语:仕至继国,朝福廷时,子学之以,正大光明,辉映传业,绍述诒经,本培孝友,世尚廉贞,英贤卓启,景运焕兴,广延先泽,永振家声。
长沙花山刘氏
始迁祖维纲公,明洪武间由江西吉安县宦湘,开基于长沙县新康乡花山,再迁团头湖。传至五世,支分永乾、永高、永述三房。族人分布于宁乡、益阳、华容、南县、沅江、湘阴、湖北公安、石首等地。1933年五修族谱,堂号敦睦。至1948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约3400人。清乾隆57年(1792)建宗祠于团头湖。
长沙曲江刘氏
迁湘始祖吉公,明嘉靖末自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徙居长沙尖山。次子崇明,携子迁寿、弟崇博、崇厚,复自尖山转徙善化河西六都曲江。1916年纂有族谱,堂号惇叙。
长沙大东茅巷刘氏
始祖天声公,字上载,明朝江西人。传四世至睿公,字沛楫,宦游来湘,开基于长沙市。族人分布于长沙县四乡,益阳永乐、侍郎,宁乡莲花、石潭等地,以及华容、南县、沅江、浏阳、湖北等地。至1948年,已传26代,全族人口约20000余人。宗祠在长沙市大东茅巷。
长沙泉山刘氏
始迁祖极公,明初自江西吉水徙居长沙府善化县六合山,未几再徙邑之泉山。清宣统元年(1909)三修族谱,堂号传经。
长沙花林冲刘氏
始迁祖浩公,明初自江西徙居善化湘江西花林冲。清光绪间三修族谱,堂号藜照。
长沙刘氏
始祖宋时器之公,传十世至武德公,南迁来楚。清乾隆46年(1781)三房合谱,道光7年(1827)续修,光绪11年(1885)三修,1937年四修。
长沙刘氏
迁湘始祖允洪公,字芳莱,明成化间由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天宝迁居湖南省垣。迁善始祖文滔公,字必达,由省垣落业善化九都蛟溪刘家湾,后人世居十都万福塘立山。
长沙刘氏
始迁祖知公,明天启间由江西官长沙,致仕卜居河西七都凤皇桥,隶籍善化。
长沙刘氏
始祖安公,字西庵,诰封振威将军。二世祖宗礼公,字少泉,河南汲县人,清康熙间官湖南辰州总镇,诰授振威将军。三世祖之邦公,字沛先,留寓湖南,隶籍善化。
长沙泉塘刘氏
始迁祖炳诚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凫潭圳上蟠龙山迁居宁乡桑塘及蔡家塘等。清乾隆46年(1781)一修族谱,道光15年(1835)、同治6年(1867)、光绪19年(1883)、1918年续修。派语:贤能开鼎甲,忠孝焕南湘,定赞经纶茂,家声万世昌。
长沙刘氏
始祖子英公,原籍江西丰城县,明任湖北荆州将军,其孙应时公,字和宇,清顺治初年自安化迁居善化。
长沙河西贯庄刘氏
始迁祖永瑞、永福公,涟公十三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始迁浏阳万家坊,后徙善化河西贯庄刘家湾。
望城乔江刘氏
迁湘始祖世麟(字灵长)、世骅(字福渊)、世麒(又讳世乾,字黄配),明洪武初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梓溪村移殖来湘,麟、骅二公开基于乔江南岸长沙青苏埂,麒公初居湘潭九总街,传至四世开基于乔江北岸湘阴沙田坪。三公后裔分布于本省中部各县及湖北公安、石首、嘉鱼、江陵、江苏高淳、浙江富阳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十万余人。麟公祠在青苏埂田心坪,骅公祠在青苏埂射蛟岭,麒公祠在沙田坪刘家塘。1947年合修通谱,称”乔江刘氏”,拟建总祠于长沙市。
望城乔江田心支刘氏
宋时初祖戊寅公,字汉江,原籍江西丰城县梓溪村金山白茅坪,官潭州太守。十六世至世骅、世麒、世麟。世骅奠业长沙射蛟岭,世骐建祠于湘阴刘家塘。世麟,字启周,号灵长,于明洪武2年(1369)落业长沙乔口镇田心坪,今属望城,生五子:德明、德新、德耀、德裕、德华。二房后迁益阳,三房后迁浏阳,复迁善化,长、四、五房仍居原址。清康熙41年(1702)长、四、五房创修族谱。乾隆间建总祠于田心坪。长房德明公,生玟斌、玟贵,玟斌六世支分允富、允禄二支。玟贵六世支分允党、允赞二支。道光11年(1831)、咸丰10年(1860)斌支续修,光绪17年(1891)斌、贵二支合修,1930年斌支五修,2002年斌支六修。三房德耀房道光10年(1830)、咸丰11年(1862)、光绪15年(1889)、1948年续修,同治初建支祠于湘阴沙田垸。四房德裕公,四世源敏,生三子:次子允欣支迁湘阴白马寺,三子允玉支迁宁乡检图坪,长子允镜,世居田心及万寿东乡。该支十八派人瑞,同盟会员,陆军中将。派语:世德文源胜,允兴承邦荣,光正添工亮,勋高万代名,典常师作述,科甲应升平,有本先河远,因材玉树盈。世骅、世麒、世麟通派:世镇湘枝灿,基衔赣干焮,陶钧流柱炜,鼓铸濬梁烝,墨鉴鸿模炯,尧钦沛臬焜,堂钊湖集燕,室锡洛来熊,执锐滋桃灼,增锋汛柳营,坚钢淳朴炽,培鍊漱楠熏。
望城刘氏
始祖道德公,明中叶自江西迁居善邑七都西乡梅溪滩燕子窝。传至汉卿兄弟乃徙木栗塘,后衍为八支。草谱创修于清乾隆58年(1793),道光2年(1822)续修,皆未付梓。1925年又修,堂号彭城。九世刘鼒和,字叙含,号少珊,日本法政大学毕业,为民国间湖南著名学者。派语:(自三世起)国正天心顺,家和世泽长,祖宗诒绪业,孝友植彝常。
浏阳盐泉刘氏
一支始迁祖鼎坤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徙浏东盐泉窝。至1942年,已传19代,共29人。一支始迁祖伯祥公,江公十三世孙,清康熙24年(1685)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盐泉窝。子成标、成杙、成棕、成梅均徙萍乡。一支始迁祖起禹公,江公十三世孙,禹公孙元玖徙东源冲栗树下立业。
浏阳拔茅冲刘氏
始迁祖祥生公,江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兴宁县迁浏东拔茅冲,后裔分迁大陂港大坝上。
浏阳溪头尾刘氏
始迁祖文业公,江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溪头尾桐梓坝。孙元选迁夏家冲。
浏阳青山冲刘氏
始迁祖纯焕公,涟公十七世孙,清乾隆时由广东兴宁县迁浏东青山冲。属珠江南冲支。
浏阳樟树井刘氏
始迁祖及贵公,涟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东樟树井。
浏阳长鳌江及朝阳庵刘氏
始迁祖昌荣公,波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镇平县迁浏东长鳌江及朝阳庵。祠宇设于长鳌江。
浏阳白沙、呼田江刘氏
始迁祖永豪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程乡县迁浏东白沙及呼田江下。
浏阳呼田刘氏
始迁祖奕进公,波公十五世孙,清时由江西万载县迁此。
浏阳呼田湖塔理刘氏
始迁祖良学公,波公十四世孙,清康熙14年(1675)自江西会昌县迁此。
浏阳大西洞刘氏
始迁祖学文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江西瑞金县迁浏东大西洞。至1942年,已传21代,有42人。
浏阳三口新塘坡刘氏
一支始迁祖永全公,波公十三世孙,清康熙39年(1700)由广东程乡县迁浏东三口新塘坡。良达裔分住大光洞。至1942年,已传23代,共104人。一支始迁祖奕魁公,波公十五世孙,清时由江西萍乡县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13人。
浏阳椽皮岭刘氏
始迁祖予坤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白驹椽皮岭。至1942年,已传23代,共16人。
浏阳炭冲刘氏
始迁祖汉祥公,浪公十三世孙,清时自江西龙泉县迁浏东炭冲。属珠岭支。
浏阳白驹刘氏
始迁祖世揆公,浪公十二世孙,清雍正12年(1734)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白驹。
浏阳许家坝刘氏
始迁祖有文公,浪公十四世孙,清乾隆时随祖世揆自广东迁浏东白驹许家坝。
浏阳东沙冲刘氏
始迁祖世恩公,浪公十三世孙,清顺治自广东迁浏东东沙冲。孙宗盛徙浏北上坪洞。
浏阳长益刘氏
始迁祖捷仕,浪公十二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东达浒长益段。至1942年,已传23代,共40人。
浏阳涧溪坑刘氏
始迁祖贤佐公,浪公十二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南涧溪坑。
浏阳大珠江刘氏
始迁祖衍矩,渊公十七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浏东大珠江。祠宇设在白沙大珠冈。至1942年,已传27代,仅11人。
浏阳豆田、横山刘氏
始迁祖衍魁,渊公十七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江西龙泉,后迁浏东豆田横山。清康熙22年(1683)子文玉偕弟华玉、京玉、联玉等迁白沙立业。至1942年,已传28代,共544人。
浏阳亭子岭刘氏
始迁祖元行公,汌公十六世孙,清雍正12年(1734)自广东兴宁县始迁浏东老鸦段,又迁小溪南源冲,再徙浏东小溪林家冲苦竹窝即亭子岭。
浏阳高坪桥刘氏
始迁祖大能公,汌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东小溪高坪桥头。
浏阳下斗门刘氏
始迁祖辉祖公,由广东连平县徙江西兴国。其子运验,汌公十四世孙,清康熙39年(1700)迁浏东下斗门。
浏阳冯家湾刘氏
始迁祖百玉、万玉二公,汌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兴宁县初侨居浏东十都,父兄同来。后徙浏东小溪冯家湾。
浏阳炉主岭刘氏
始迁祖廷光公,湶公十五世孙,清乾隆35年(1770)自广东迁浏北枫树洞炉主岭。
浏阳茅冈坪刘氏
始迁祖永盛公,湶公十五世孙,清时由广东程乡县迁浏东茅冈坪。属浏东西源洞邹家塘、刘南万石棚支。至1942年,已传25代,共138人。
浏阳大塘坳刘氏
始迁祖鼎珍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初由广东镇平县迁浏东大塘坳。
浏阳山枣坳刘氏
始迁祖书昇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山枣坳。
浏阳黄泥塘刘氏
始迁祖立康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末年自广东平远县始迁浏东大茅冈,清乾隆8年(1743)立业浏东黄泥塘。
浏阳水口刘氏
始迁祖绍实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45年(1706)自广东平远县初侨居浏东永和市,子乃儒随父立业浏东茅冈水口。至1942年,已传24代,共146人。
浏阳黄狮庵刘氏
始迁祖君廷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14年(1675)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小溪黄狮庵。至1942年,已传21代,仅8人。
浏阳枫树坑刘氏
始迁祖奇清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双江口枫树坑。另支始迁祖子连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迁此。
浏阳老鸦段刘氏
始迁祖淑任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92人。
浏阳赵湾刘氏
始迁祖淑珍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中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老鸦段赵湾。清康熙60年(1721)建祠于此。至1942年,已传22代,有25人。
浏阳夏园刘氏
始迁祖淑愈公,字翼坤,湶公十三世孙,原籍广东平远县,以功授侍卫。子三:相昇、权昇、杞昇。清康熙中,淑愈公年且七十,其子权昇公闻浏阳土沃人稀,遂父子偕迁浏东老鸦段夏园。裔孙河中徙平北瑚佩林家山立业。咸丰6年(1856)建有支祠,总祠在赵湾。至1942年,已传23代,共287人。
浏阳新实刘氏
始迁祖鼎环公,源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迁浏东横山红颈冲,复徙浏东永和新实段。至1942年,已传17代,仅6人。
浏阳孚田刘氏
始迁祖鼎枢公,源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永和孚田段。
浏阳金钟形刘氏
始迁祖奇旋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末年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双江口金钟形。
浏阳横山刘氏
始迁祖鼎泰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横山。至1942年,已传20代,25人。另支始迁祖仕文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此。
浏阳上草坪刘氏
始迁祖仕迎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横山上草坪。
浏阳夹石屋刘氏
始迁祖仕选,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43年(1704)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横山炭冲牛角窝,复徙夹石屋。清雍正7年(1729)建祠宇于横山百昌铺,1917年及1941年重建。
浏阳横山梨树园刘氏
始迁祖君心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初自广东平远县迁此。后裔徙江西万载,十五世乃绍迁浏东。
浏阳双源刘氏
始迁祖鼎穆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自广东龙川县迁浏东双源冲。至1942年,已传20代,共45人。
浏阳黄贯刘氏
始迁祖鼎乾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由广东龙川县迁浏东小溪黄贯冲。至1942年,已传21代,仅5人。
浏阳力田包家湾刘氏
始迁祖淑第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此。魁昇裔徙浏东彭家岭立业。至1942年,已传22代,共299人。
浏阳洪沙刘氏
始迁祖鼎和公,湶公十四世孙,清康熙自广东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20人。
浏阳洪沙香草坪刘氏 始迁祖廷先公,源房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惠州府河源县迁浏东洪沙白门楼渡桥岭香草坪。
浏阳沿溪桥刘氏
始迁祖廷璧公,源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惠州府龙川县迁浏东沿溪桥。
浏阳桐木冲刘氏
始迁祖绍忠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桐木冲。至1942年,已传22代,男女丁口159人。
浏阳佛岭刘氏
始迁祖尔英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初自广东迁浏东佛岭。
浏阳凤凰岭刘氏
始迁祖奇招公,湶公十二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东上洪凤凰岭。
浏阳棉羊漕刘氏
始迁祖明吾公,浩公十四世孙,清时自江西赣州府迁浏南,卜居此。
浏阳大源庄刘氏
始迁祖绍魁公,浩公十四世孙;另支始迁祖明俊公,浩公十五世孙,两公均于清初自江西赣州府迁浏南,卜居此。
浏阳东坑刘氏
始迁祖廷芳公,江公十六世孙,清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南东坑冲。
浏阳文家市刘氏
始迁祖世录公,江公十五世孙,清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文家市下河田。
浏阳杨梅冈刘氏 始迁祖君安、君信、君茂三公,江公十四世孙,均于清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杨梅冈。
浏阳杨梅山刘氏
始迁祖彬玉公,汌公十三世孙,清乾隆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杨梅山。另支始迁祖廷玉公,汌公十三世孙,清乾隆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杨梅山。另支始迁祖起洤公,江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此。
浏阳扬古段卢家嘴刘氏
始迁祖奇进公,深公十三世孙,清时自江西迁浏南,卜居此。孙荣茂徙四川。
浏阳扬古段下湖刘氏
始迁祖立登公,江公十一世孙,清时由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扬古段。后裔分迁渠城界。
浏阳扬古段傅家岭刘氏
始迁祖子兰公,淮公十七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兴宁县迁浏南扬古段傅家岭。
浏阳安仁桥刘氏
始迁祖灏公,涟公十三世孙,清时由广东兴宁县迁浏南安仁桥凤子冲半冲桑木坑。
浏阳茅冲代盛市刘氏 始迁祖志道公,浪公十七世孙,清康熙时携子定茂同迁浏南茅冲代盛市。
浏阳代盛市石湖刘氏
始迁祖志千公,浪公十七世孙,清康熙时由广东长乐县迁此。
浏阳石牛园刘氏
始迁祖敬开公,浪公十六世孙,原籍广东长乐县,清康熙时自江西龙泉县迁浏南石牛园。至1942年,已传27代,共347人。
浏阳沙溪刘氏
始迁祖俊会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沙溪。至1942年,已传21代,共46人。
浏阳下河田刘氏
始迁祖俊祥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下河田。至1942年,已传22代,共29人。
浏阳下河田大坪刘氏
始迁祖俊金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下河田大坪、萍北宜春余家坊。至1942年,已传23代,共124人。
浏阳曾家坳刘氏
始迁祖俊英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南大坪曾家坳。属宜春石里杨柳冲支。
浏阳罗陂坝刘氏
始迁祖予亮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南罗陂坝。属蛟龙坡支。至1942年,已传24代,共222人。
浏阳罗陂坝上段刘氏
始迁祖予宽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此。属浏东白驹杨家坊西源洞渣田段支。至1942年,已传25代,共202人。另支始迁祖予敏公,始迁此地,后迁宜春石里段家坊。至1942年,已传24代,共257人。
浏阳南乡刘氏
始迁祖德忠公,浪公十五世孙,清时自广东迁浏南。属大窑段支。至1942年,已传24代,共45人。
浏阳上白溪刘氏
始迁祖潘禄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随父京臣公来浏南上白溪。
浏阳油铺湾刘氏
始迁祖登秀公,浪公十五世孙,清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浏南油铺湾。属西坑及萍乡上栗市支。享堂建在西坑瑶盆口。
浏阳杨溪漕刘氏
始迁祖有穆、有租二公,浪公十四世孙,清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杨溪漕。享堂建在浏东新实段麻蒂坡。
浏阳涧溪坑刘氏
始迁祖子传、子元二公,浪公十四世孙,清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涧溪坑。
浏阳游草冲、琢玉岭刘氏
始迁祖念云公,浪公十四世孙,清时自广东镇平县迁浏南游草冲及琢玉岭。
浏阳料源刘氏
始迁祖阀美公,浪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迁浏南料源冲。孙宗亮徙居石湾干子塘。
浏阳大窑刘氏
始迁祖学贤公,汌公十五世孙,清乾隆5年(1740)随父兄同来浏南大窑段。另支始迁祖雍卿公,渊公十五世孙,清康熙初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此。至1942年,已传22代,共13人。
浏阳大窑段大冲刘氏
始迁祖予信公,浪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长乐县迁此。属大窑料源冲支。
浏阳麦园刘氏
始迁祖文锦公,浪公十三世孙,明朝自江西南昌府迁浏南金刚头麦园。属雅佳坑支。享堂建于雅佳坑。
浏阳小港刘氏
始迁祖举玉公,汌公十三世孙,清乾隆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小港。子朝宝徙浏南西坑,即大坪石湖支。
浏阳万家坳刘氏
始迁祖行文公,湶公十八世孙,清康熙自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迁浏南枫林埠路西万家坳居住。子廷璋清雍正间徙万古塘立业。
浏阳迎仙冲刘氏
始迁祖永澄公,湶公十七世孙,清雍正4年(1726)自福建武平县迁浏南十七都迎仙冲尾。属官山支。
浏阳深田刘氏
始迁祖必贵公,湶公十五世孙,清乾隆时自广东兴宁县迁浏南深田冲。
浏阳七甲刘氏 始迁祖绍海公,湶公十五世孙,清乾隆时由广东兴宁县迁浏南五十三都七甲,属观音阁支。
浏阳山枣潭刘氏
始迁祖习仁公,源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惠州府兴宁县迁浏南山枣潭。享堂设山枣潭大湾。至1942年,已传24代,共283人。另支始迁祖永辉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初自江西迁此。另支始迁祖永耀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初自江西迁此。
浏阳唐家洲刘氏
始迁祖鼎就公,湶公十一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南唐家洲。
浏阳杨梅山刘氏
始迁祖美玉公,源公十四世孙,清乾隆初自广东嘉应州兴宁县迁浏南杨梅山。
浏阳曾家冲刘氏
始迁祖昌纪公,海公十六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程乡县迁攸县及浏西曾家冲。另支始迁祖启策公,浩公十四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镇平县迁此。后裔徙竹佳园、醴北稍冈铺裘家冲。至1942年,已传25代,共39人。
浏阳分水坳刘氏
始迁祖殿生公,浩公十五世孙,清康熙49年(1710)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百嘉山分水坳。
浏阳石子段刘氏
始迁祖聪生公,浩公十五世孙,清康熙40年(1701)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石子段。属楠梓冲支。至1942年,已传23代,仅6人。
浏阳西衙祭市刘氏
始迁祖绍峰公,汉公十九世孙,清时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此。
浏阳车关浒山刘氏
始迁祖振华公,汉公十八世孙,清康熙33年(1694)自福建侨居浏西车关浒山。子九麟徙醴北盘石坑高水岸。
浏阳漆树冲刘氏
始迁祖振琢公,汉公十六世孙,清康熙时自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迁浏西,卜居此。
浏阳西区蛇头刘氏 始迁祖振章公,汉公十六世孙,清康熙时自福建汀州武平县迁此。子九如迁醴北三十六湾。
浏阳大冲、大坡刘氏
始迁祖象沾公,汉公十四世孙,清顺治时自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迁浏西,卜居此。
浏阳高冲刘氏
始迁祖象廷公,汉公十四世孙,清顺治时自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迁浏西高冲。属双江口支。
浏阳袁家冲刘氏
始迁祖毓义公,河公十七世孙,清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西,卜居此。
浏阳柳家冲刘氏
始迁祖华汉公,河公十五世孙,清雍正5年(1727)携子子朗自广东迁浏西柳家冲。
浏阳十八都小水段刘氏
始迁祖望汉公,河公十五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西十八都小水段。至1942年,已传22代,仅5人。
浏阳韩家港刘氏
始迁祖英汉公,河公十五世孙,清时携弟重汉、雍汉自广东迁浏西韩家港。
浏阳高家洲羊草坪刘氏
始迁祖玉生公,河公十四世孙,清时自广东平远县迁浏西高家洲羊草坪侣佃。
浏阳曾家塘刘氏
始迁祖云腾公,河公十四世孙,清康熙42年(1703)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曾家塘。子习尚、习熙、习明徙攸县东乡。
浏阳曹家坊刘氏
始迁祖以敬公,河公十三世孙,清时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曹家坊。属百嘉山支。
浏阳水源冲刘氏
始迁祖以能公,河公十三世孙,清顺治时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水源冲。后裔习华徙醴北黄丝坑。
浏阳扬眉梽木冲刘氏
始迁祖明生公,浩公十五世孙,清康熙40年(1701)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卜居此。后裔迁周家段、梨子冲、石子段等处。至1942年,已传25代,472人。
浏阳扬眉刘氏
始迁祖以玉公,河公十三世孙,清时由广东镇平县迁浏西扬眉。
浏阳大园地刘氏
始迁祖旺元公,涟公十四世孙;景辅公,涟公十五世孙,均于清时自广东迁浏西大园地。
浏阳油蔴冲刘氏
始迁祖愈云公,涟公十世孙,清时由广东兴宁县迁浏西油蔴冲。
浏阳鄱官冲、尖栗坪、斗街刘氏 始迁祖应榜公,浪公十三世孙,清初自广东长乐县迁浏西鄱官冲、浏北尖栗坪、县北斗街。
浏阳仙汝塘刘氏
始迁祖尚礼公,浪公十三世孙,清康熙40年(1701)携子日彩、日贵同自广东镇平县迁浏西仙汝塘。
浏阳双冲岭刘氏
始迁祖山鼎公,汌公十六世孙,清乾隆时与弟山学、山近同自广东兴宁县迁浏西双冲岭。
浏阳土壕刘氏
始迁祖元高、元珍、元智兄弟,汌公十三世孙,清康熙40年(1701)自江西赣州府赣县迁浏西土壕村。至1942年,元智、元珍两公均传22代,分别为22人、270人。
浏阳道吾山、大坪刘氏
始迁祖万经公,汌公十二世孙,清时自广东兴宁县迁浏西道吾山及浏南大坪。
浏阳青龙头刘氏
始迁祖逢英公,湶公十六世孙,清康熙时自广东镇平县始迁浏南周家段,复迁浏西曾家塘青龙头。
浏阳龙王坝、万家坊刘氏
始迁祖永贞公,涟公十三世孙,清时由广东始侨居浏东小溪高车,即万家庄支。后徙浏西山枣岭龙王坝及万家坊。
浏阳枫林洞刘氏
始迁祖玉清公,湶公十三世孙,清康熙自广东龙川县迁浏北枫林洞。另支始迁祖汉贞公,浪公十三世孙。
浏阳上坪洞引进坑刘氏
始迁祖绍璧公,汉公十九世孙,清时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浏北,卜居此。三子思永回福建。
浏阳上坪洞朱家棚刘氏
始迁祖绍玉公,汉公十九世孙,清时由福建上杭县迁此。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