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的先祖多为虚构,记录家谱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习俗,也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来看,家谱反映了家族血统关系和人口迁徙历史,是地方志的基础资料,也可作为国家正史的有效补充。
我国家谱的历史极其久远,从《史记》对黄帝家族的记载可以推测,从汉字起源的那一刻开始,华夏先祖就已经在记录家谱了。根据专家考证,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家谱是商朝中期的一篇甲骨文卜辞——《倪氏家谱》,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它准确记录了13个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并且按照辈分高低进行了排序。另外,商朝晚期甲骨文中的《商王世系》,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家谱。
民间家谱中记载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其真实性和准确度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我们从家谱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来分析一下家谱的真实度到底有多高,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首先,家谱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商朝至秦朝。这一时期的家谱仅存在于王室和高级贵族阶层。
第二阶段从西汉至唐朝。在这1千多年间,记录家谱的习俗开始扩展到中小贵族,平民没有资格记录家谱。由于这时期任官选贤依据家庭出身,家谱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因此,历朝历代都设有“谱司”或“谱局”等专职机构,负责登记和调查各大家族的家谱档案。
比如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刘备号称自己是皇室子孙,为西汉中山靖王后裔。
汉献帝刘协命人取出皇室家谱查验,立刻确定了其皇叔的身份。这份家谱详细记录了汉朝皇室几百年的血统关系,甚至连沦为平民的刘宏和刘备都记录在册。可见,这时期的家谱属于官方资料,有严格的记录和保存制度。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明朝。随着科举制度逐步成熟,官吏任用不再根据家庭出身,因此官方家谱管理机构开始消失。平民被允许编修家谱,并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趋势。因为平民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唐朝以前的家谱资料参照,于是,虚构家谱的情况开始大量出现。为了满足虚荣心或提高家族凝聚力,许多平民家谱中的先祖要么追溯到了炎帝和黄帝,要么是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和名人。比如姓张的追认张良、张飞为先祖,姓刘的号称先祖是汉朝皇室。
第四阶段从明朝到现代。明清时期编修家谱成为了一种民间习俗,扩展到所有的社会阶层,虚构家谱的行为也因此风靡一时。比如明朝开创者朱元璋,家中连续几代都是平民出身,他成为皇帝后为了彰显高贵身份,命人追寻朱氏先祖。据《明史》记载,他曾经想追认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先祖,被大臣数次劝谏后方才作罢。
民间的普通平民没有朱元璋那样的胸怀,为了给家族塑造引以为傲的身份,不惜花费巨资请人编修家谱。在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谱匠”和“谱匠”等职业,他们以落第秀才为主,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根据记载,只需提供简单的家族成员名单,“谱匠”在短期内就能完成一本厚厚的家谱,其中不仅包含几十代先祖的传承关系,还有从各类史书中摘抄出来的人物事迹。
当然,为了提高家谱的“产量”,“谱匠”创造的家谱都有一定的框架和模式。
比如,他们习惯于用华美的诗词歌功颂德,也喜欢把家谱中的先祖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这也是他们认知中最古老的时期。
综上所述,北宋以前的家谱仅限于有身份的家族,属于官方资料,其真实度非常高,甚至可以和史书媲美。但是很可惜,这类家谱几乎都已经失传了,现存的古老家谱9成以上属于明清时期。如果从科学角度探讨家谱的真实性,结果可能让人很失望。
这也难怪,连司马迁写《史记》时,都无法确认资料来源的真实性,更何况历经数十人修订的家谱?根据专家考证,现存明清时期的家谱中,先祖内容大多都是虚构的。只要家谱中第一位先祖是个历史名人,基本就可以确定为“谱匠”的作品。因为,历史上的名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应该是平民的后代。
个人认为,在古代生活环境恶劣、战争频繁和天灾人祸不断的情况下,平民家族想延续上千年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除了孔子家族这类特殊人群以外,平民想要厘清几十代先祖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稳定,明清以来家谱的真实度还是很高的。记录家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