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建藩之死

刘建藩字鲲涛(株洲人呼之为刘光道,以其字音相近似也)醴陵人。为湘军程潜部健将,勇敢善战。民国七年春间,程潜、林修梅部退守耒阳、郴、桂一带。阴历三月间,刘建藩部与北军张怀芝部相遇于攸县、发生遭遇战。

刘氏


张部一触即溃,建藩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占领黄土岭,一鼓而下醴陵。阴历三月二十日,北军退至白关铺,激战一昼夜。翌日午,刘军攻克株洲镇。北军且战且却,一路由株田铺、石子头向荷塘铺、马鞍山溃退;一路沿铁路线退至易家湾以北地带。南军乘胜沿铁路线追击,其先锋已达大托铺。长沙告急,大有指日可下之势。但南军孤军深入,仅竭力追击沿铁路线退却之敌,而忽略其右翼(南大路——即旧驿路)军事上之布置,空无一兵。至二十三日,北军第十一师奉天军增援,均为日本造之新式枪炮,开始反攻,火力猛烈,南军不支,向株洲方面且战且退。而北军乘虚由马鞍山、龙头铺、荷塘铺长驱直入,占领晏家湾、石子头;于二十四日猛攻株洲北车站,企图截断南军归路。二十五日,北站激战,南军竭力抵御,以掩护其主力退却。下午,北站失守,情势危极。刘建藩督队,向株洲正街退却,准备巷战。其一部通过齐家桥,以沙袋及芦溪纸捆堆作临时工事抵御。刘则企图从齐家桥下游港口便桥(俗名孔道门)过港,从城隍庙小巷进入正街,沿湘江东岸向易家凤形山退走。不料便桥狭窄,建藩失足落水,当经救护,未死,气息奄奄,口呛鲜血,抬至大冲而死。时正二十五日下午也。建藩既死,军心动摇,形势愈紧,士兵因风纵火(—说因纸捆失火),焚毁正街,以阻敌人追击。此当日南军失败及刘建藩之死之真实情况也。此文所记系得于当日参与是役之零陵镇守使士兵青光铺刘某为予亲述者。株洲百姓,类能道之,且谓其为“大将犯地讳”,而败、而死(因刘光道阵亡孔道门,犹魏牛藏兵败牛藏然),以惜其阵亡而附会之。

刘氏生肖头像-猪


刘建藩是民国初年程潜部队中之健将,勇敢善战。民国七年阴历三月间,程潜、林修梅军队驻守耒阳、郴州、桂阳一带,刘建藩部与张敬尧所属之张怀芝部相遇于攸县,发生遭遇战,张部一触即溃。建藩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占领黄土岭,一鼓而下醴陵,攻克株洲,前锋已达易家湾。张敬尧准备退走,适援军奉军开到,向刘军突击;刘部孤军深入,后队不继,乃仓皇撤退。适天雨水涨,到达株洲镇时,一队从齐家桥退走,一队由齐家桥下游之木架便桥退走,桥窄,不容并行,拥挤之际,刘建藩失足落水身死。是年冬间,有刘部班长(青光铺人)陈德盛于退走时亲眼看见,为我说如此。当时,他和我同过便桥,指向我说:“刘光道就是从这木桥跌下水的。”并嗟叹不已。此说当可靠,非捏造也。今阅湖南历史资料第二辑所载,谓刘于抢渡白石港时落水,或系传闻之误也。按白石港距株洲齐家桥港仅五里,非进军时落水,而是退军时落水也,较为真切。我不知道刘建藩是否即刘光道?(当时之语音如此)如果是,则建藩之死当非白石港无疑。且以当时株洲—带人民皆谓刘光道死在齐家桥便桥证之,更届毫无疑问。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建藩之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