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于四千两百多年前的刘氏,传到了第五十七世致禄的时候,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那就是原本以刘为氏的这一支帝尧后裔,开始有一部份分姓了士和杜。
致禄,就是「史记封禅书」上的那位杜柏,他是周宣王时的大夫,被封于杜(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是一位伯爵。后来,他无罪被杀,有一次周宣王在园圃中,突然看到杜伯的鬼魂出现,并且手执弓矢要射他,大惊之余,宣王立刻下令为他立祠——这是「史记」上很有名的一段藉神鬼以警人的故事。
根据「通志氏族略」等古籍的记载,杜伯克死以后,他的族人纷纷走避他国,其中,他的长子显叔跑到晋国,由于做了士师的官,所以就改姓士氏,传了好几代,才又复姓为刘;显叔只有一位弟弟、叫做温叔。这时候,温叔的儿子杜曳,便跑到鲁国去,并且「以国为氏」而改姓为杜,此后历史上有许多杜姓的杰出人物,像杜预、杜甫、杜牧之、杜如晦等等,便都是杜曳的子孙,认真追溯起来,跟刘姓原本谊属兄弟。
这段渊源,促成了后世被人所称羡的刘、唐、杜、侯、范、金六姓联宗关系,详细的情形,以后再专文介绍。
建立汉朝的一支刘氏,是传自奔晋后改姓为士的显叔。自显叔以后,五十九世为士云,六十世为仓模,六十一世为荣信,六十二世为封诰,传到了六十三世士会,和六十四世的士燮之时.这个家族又分支出了另外一个姓氏——范姓,所以,士会又被称为范武子,其子士燮,则被称为范文子,是此后我国范姓家族所共举的始祖。
自刘而士,自士而范,以及自士而恢复为刘的过程,从本省「刘氏族谱」所刊载的下列文字,相信便可一目了然:
「士会,名大录,又名季,为晋大夫,食邑于隋,曰隋季,次食邑于范,遂为范氏。周襄王辛丑三十二年,晋越盾使公同先蔑往秦,迎晋公子雍,未回,而赵盾中变,改立夷阜、是以同先蔑复奔秦,居大夫之职。周顷王丙午四年,秦伐晋胜,出自公谋,晋患秦用士会,公使魏寿余为以魏叛晋,降琴奉果无疑,使士会以晋。会既玺晋境………秦伯归其妻奴子,而子孙留秦者为刘氏,刘康公为周大夫,即其后也。士会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亦在秦者,传下至瑞公,生汉高帝即其派脉也。」
范文子士变,算起来是刘姓得姓始祖监明的第六十四世裔孙,他有四个儿子,汉朝帝室是传自二房的贵文,此后,六十六世得,六十七世的璋秀,移居江宁,六十八世金盛,六十九世榜炤;七十世显科,七十一世思泷,七十二世的恩盛,又由江宁移居徐州沛县的丰乡,七十三世荣,后来被尊为汉高皇祖;七十四世的瑞,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
汉高祖以一介平民起而取得天下的事迹,人人耳熟能详,本文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倒是汉高祖以降数代皇帝的大封兄弟子侄为王为侯,因为,这是此后刘氏枝叶遍天下,长时以来都是我国名门大姓的最主要原因。
刘邦本人,总共生了八个儿子,可是,由于吕后的弄权,除了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以及其后继立为文帝的刘恒外,其余的每一个,几乎都不得善终。因此,此后出身于大汉皇室的刘氏,十有八九都是系出汉文帝刘恒,今天繁衍在台湾岛上的刘氏,也不例外。
「文景之治」 ,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政治清平时期之一,而文帝和景帝,监于春秋战国的分裂动扰,曾经先后大封皇室的子弟于各地,以屏藩朝廷。根据史籍的记载,当时的分封情形为:
——文帝四子,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次子刘揖,被封为梁怀玉,三子刘武,封淮阳王;四子刘参,封太原王。
——景帝的儿子很多,达十四位,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王;次子刘关,封汝南王,三子刘余,封淮阳王;四子刘非;封易王;五子刘彭,封赵王,六子刘彻,即汉武帝;七子刘端,封胶西王;八子刘胜,封中山靖王;九子刘荣,封临江王,十子刘发,封长沙定王;十一子刘越,封文川惠王,十二子刘寄,封胶东康王;十三子刘乘,封清河哀王;十四子刘舜,封常山王。
当年这些被封为王的刘家子弟,并非仅仅是得到一个名义上的王位而已,实际上都是亲赴各地定居管事——就这样,早在距今大约两千年以前,刘氏便已经有了那么多的聚养中心,所以他们往后的发展,才会比其他姓氏家族来得快速。
在整个出身于汉朝皇室的刘氏家族中,由于血脉的不同,又曾经分为好几个支派,其中,最著名的有下列三派:
——汉武帝刘彻的子孙。以「黎阁」名派。
——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彭城」派。三国时期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便是刘胜的第十六世裔孙,台湾及闽粤各地的刘氏,也大多困于此派。
——是沙郡王刘发的子孙,则以「沛丰郡」为表记。后来中兴汉室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为刘发的第五世孙。
刘姓,早在明朝近期,便已经是全国的第九个大姓,从上面的分析、便可以知道这份盛况,绝非偶然所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