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藜照书院,或许很多人会误以为藜照书院是黎氏家族的宗祠。其实不然,藜照书院是刘氏家族奉祀其先祖、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字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的宗祠。
书院为何命名“藜照书院”?原来,藜照来自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是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彭城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汉宣帝时,他又任谏大夫。汉元帝时,他任宗正,由于反对宦官弘恭、石显被关进牢狱,释放出来后又因为反对弘恭、石显再次入狱,最终被贬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他才得以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刘向奉命在当时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阅各种经典。相传刘向经常在天禄阁阅读书至深夜,当烛尽灯灭之后,仍不肯就寝,就是暗室中背诵经书。有一天深夜,油尽灯熄,忽然一位穿黄衣的老人,手拄青藜杖叩门进来,见刘向独自在黑暗中安静地坐着专心背书,接着将手中青藜杖顶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烧起来,发出光芒,照亮了暗室。刘向见状,对老人肃然起敬,因施礼相迎,并询问老人尊姓大名。老人则曰:“我是太乙之精,闻知卯金氏之子好学,特来视察,现赠你《洪范五行》之文。”老人说完,果然从怀中取出一卷筒牍,传授给刘向。随后老人拂晓方离去,此后,刘向更加发奋读书,后来写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就是他与儿子刘歆共同编订,他也就成为一代著名学者宗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起不朽伟业。
后人以藜杖吹火喻专心学问乃得神助。明朝何景明诗“但求藜杖火,不羡夜明珠”,即用此典(典见《拾遗记》)。因此,书院取名为“藜照书院”,以此激励学生用功读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