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始祖一挑两担创刘营
明朝末年,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宦官专权、党社之争,使得明朝的统治秩序十分混乱。皇亲贵族,地主豪绅,囤积居奇,占地夺田,横征暴敛,加之连续多年全国范 围内频繁发生旱灾、洪灾、蝗灾、鼠疫和瘟疫等灾害,广大中下层人民所承受的赋役和税收却不断加重,逼得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走投无路。统治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反抗斗争层出不穷,农民起义纷纷爆发。
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是其中最大的两支起义队伍,他们以陕、豫、鄂边区为中心,攻城略地,开仓放粮,穷人拍手欢迎,踊跃参加义军。官军不仅对起义农民残酷镇 压,还声讨闯王等义军是刹人不眨眼的流寇。义军在与官军长期混战中,河南特别是南阳、邓县一带饱受灾荒、战乱之苦,不少人或饿死、病死,或战死、杀死,人 口伤亡无数,变得地广人稀。
清朝康熙初年,战争已经平息,社会基本稳定,为解决河南各地田园荒芜、劳力匮乏,政府除调遣军队搞屯垦外,还实行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优惠政策,动 员一大批山西、陕西和山东移民迁到南阳一带,我明始祖刘公就是这时带着妻儿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到邓县,从此开创了大刘营这个村落。据考证推算,始祖约 生于1635年前后,康熙初年应是30来岁的青壮年,猷、贵两个儿子尚处幼年。传说始祖当年一挑两担带着妻儿千里迢迢移民邓县后,卜居于急滩之西、湍水之 南、离城30华里的地方,刘营从此诞生。若干年后,因村西2里处又迁来刘姓居住,称为小刘营,原刘营就改称大刘营。二世祖猷、贵兄弟俩长大成人后,贵的一 支移居到邓县构林官刘,始祖在为两个儿子分家时,将从洪洞县来时挑东西用的扁担留给长子猷作纪念,将一路上生活用的水罐留给次子贵作纪念,所以后代就把猷 这一支叫作“杠子刘”,把贵这一支叫作“罐子刘”,如今邓县都司南刘家也流传他们和桑庄北的大刘营同是“杠子刘”的说法。
小时候在大刘营听了不少有关洪洞县移民的传说:
①、大槐树与老鸹窝是移民的“根”和“家”。传说山西居民不愿背井离乡向河南迁移,官府便下令:“凡不愿迁移者限三天内集合到洪洞县大槐树下”。人们齐往 大槐树下跑,很快就集合了很多人,这时,官兵围住,给这些人加上违背皇旨的罪名,强令迁移。大槐树上有一个大老鸹窝,移民们临行时一步一回头,看看老大槐 树,望望老鸹窝,都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根”和“家”。
②、移民小脚指甲是复形。有句民谣云:“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 记。后来,移民的后代小脚趾甲便成了复形。
③、因移民而把大便、小便说成“解手”。移民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他们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 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只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 连在一起,谁也跑不脱。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有人要大便或小便,就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胳膊上的绳子解开。最初时,人们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 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或我要小便)”。由于人多,路上解绳子次数也多,不仅麻烦,而且耽误时间,但这种办法安全,人跑不掉,所以再麻烦再耽误时间, 差人也不敢改变。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大小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 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到了住地定居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解开了,也没人看管了,大小便时也无需再报告,更无需等人“解 手”了。由于路上时日很长,说成了习惯,仍然说大小便是“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④、因移民而使人形成背手的习惯。移民被绑着上路,背起手来,行走多日,也就沿以成习。至今背起手来,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
⑤、移民是因李闯王造反,河南人快杀光了。可能是官方宣传的原因,有的误传成李闯王刹人不眨眼,把河南人都杀光了,所以才从洪洞县大量移民。史实是李闯王义 军在河南境内杀死官兵,开仓放粮,农民拍手欢迎,纷纷跟着造反, 正如民谣所述:“开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官军和义军长期混战,残酷镇压起义的农民,加之连年遭受旱灾、水灾、鼠疫、瘟疫等灾害,才造成河南人 民死伤无数、变得地广人稀。据史料考证,洪洞县大量移民河南是在明朝初年,上述前四个传说应该指的是明初移民,清初移民的后代可能误传成自己先祖的故事, 但第五个“移民是因李闯王造*返河南人快杀光了”的传说,确实指的是清初移民的故事。
2、三世祖四子十孙人丁旺
始祖两个儿子共七个孙子,其长子猷(意有谋略)只有敬之一个儿子,其迁居构林官的次子贵(意宝贵或富贵)有六个儿子,分别叫清、明、富、会、恩、瑞。在农 耕时代,尤其是地广人稀、移民垦荒的当时,人口和劳力愈加珍贵。康熙末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泰民安,加之移民地多赋轻,大刘营三世祖敬之,家道日 盛、人丁兴旺。三世祖共有四个儿子十个孙子,长子洪机(意宏大而机智)有两个儿子,曰文杨、文绍;次子洪仁(意大慈大爱)有四个儿子,曰文英、文耀、文 灿、文彩;三子洪道(意大德大义)有两个儿子,曰文义、文升;四子洪彦(意有大的才学)有两个儿子,曰文斗、文学。大刘营也就是从三世祖敬之的四个儿子开 始逐枝分为四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四门。
但凡人丁兴旺家道益盛之门,适逢国泰民安之盛世,族人都会想到尊祖敬宗、修谱立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大刘营三世祖敬之的十个孙子也敬重地为祖 宗修了坟立了碑,现大刘营保存最早的一通墓碑,就是三世祖敬之的十个孙子给自己的曾祖猷立的碑。相隔23年后,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大刘营二世 祖猷的后代和已迁居构林官刘多年的贵的后代(应是第六代),又以长门男猷及孙敬之和次门男贵及孙清、明、富、会、恩、瑞的名义,共同为辞世一百二十年以上 的明始祖立了一通墓碑。但由于年代太久,始祖的名字已难考清,故碑文只好称明始祖叫刘公。幸亏留存了明始祖刘公墓碑和二世祖猷的墓碑,使三百四十多年后的 今天,在无家谱流传、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用真实的、凝固的碑文解读了本家族的近代史实和世系支脉,尽管世久年湮、子孙繁衍,大刘营的刘姓后代才未流而忘 己本源。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