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喜欢博览群书,不论解放后去哪里出差,还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都要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在身边,一有机会就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由于看得多,毛主席经常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在毛主席眼里,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君主,比如秦皇汉武只不过是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也只能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但唯独对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毛主席用了三个“最”。毛主席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连用三个“最”足见毛主席对刘秀评价之高,光武帝刘秀是毛主席最佩服的帝王。
而毛主席的第一个评价说刘秀这个人在历代皇帝中是最有学问的。我们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的30位开国皇帝中,造反创业的大抵有两类人:豪族和流氓。
因为造反当皇帝是一场豪赌,而敢赌的也只有这两种人。豪族之所以敢赌是因为本钱大,输得起;流氓之所以敢赌是因为本来就一无所有,赌它一把说不定梦想就实现了。但刘秀是个例外。
毛主席说刘秀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当年汉武大帝为了削藩,巩固中央权威,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出“推恩令”。结果,到刘秀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
因此,刘秀虽然是皇室宗族,但实际上是一个破落皇族。而且更惨的是,在刘秀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家道更加中落,他实际上已沦落为一介平民,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靠叔父寄养,他们兄弟姐妹才长大成人。
幸运的是刘秀兄弟又遇到了时势,时势就是天下大乱。外戚王莽取代刘家,成了天下的主人。可惜,这个看似满腹抱负的读书人、改革家王莽充满了虚伪、虚情和假意,王莽扭转王朝循环以及再现王朝初年景况的大胆尝试加速了王莽新朝的崩溃,王莽一败涂地。
王莽改革失败后不仅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经济萧条,而且损害了士族豪强地主的利益,再加上老天爷也似乎要他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走投无路的农民揭竿而起,不甘失败的旧族趁火打劫,群雄并起。两股力量加在一起,王莽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公元18年在山东爆发的赤眉军起义很快波及整个新朝,一时间王朝内汇聚了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起义军。而内乱又导致王莽新朝边防的瓦解,游牧民族入侵边境地区。此时的王莽内外交困,直到公元23年,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这种事当然少不了作为刘氏皇族后裔的刘秀,必须夺回刘家天下,因此,在王莽被杀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2年,27岁的刘秀跟大哥刘伯升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于舂陵(位于今湖北枣阳市)正式起兵反莽。
刘氏兄弟先是得到南阳豪族集团和绿林好汉的支持,不过随着革命的风生水起,权力日益剧增,刘秀的哥哥刘伯升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同为刘氏宗室的更始帝刘玄大权在握。这让刘秀悲愤交加,但为了更远大的理想,身为弟弟的刘秀只好隐忍不发,终得到更始帝的“安慰”,刘秀被封武信侯,并如愿以偿的迎娶了女神阴丽华。
刘秀从小就暗恋阴丽华,他还未成名之前就发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汉书》)”的感叹。
之后刘秀又跟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联姻,得到了河北集团的势力支持,于是刘秀很快平定了王郎等北方割据势力,并站稳了脚跟,从而有了夺取天下的基础。直到更始帝死后,刘秀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最终得到了江山。
公元25年,30岁的刘秀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刘秀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同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称帝后的刘秀到公元37年扫平了割据群雄,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秀实际上是一个文人创业,而且成功很快,27岁白手起家,30岁就当皇帝,足见其厉害。并且在刘秀创业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政治势力集团和起义军,刘秀都能一一周旋。
难怪毛主席都说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刘秀当之无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