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凤诰宗源刘氏宗祠,82块匾刻家训,今剩几块?

刘凤诰宗源刘氏宗祠

刘凤诰宗源溪祠位源溪村与芦溪县城以北约5公里的源南乡源溪村。

刘氏宗祠依一小山坡而建,相传建于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由四座祠堂和一座古戏台构成,为砖瓦木结构。面积3000余平方米,属古建筑群。

经历过历史浪潮的刘氏宗祠,曾经正堂屋顶倒塌,后又为刘氏宗亲修葺一新。并获得省级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乡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多项荣誉。

刘氏宗祠正堂为刘黄公宅第,在古宅上部分砖头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源溪刘黄公祠”六字。

刘氏宗祠飞檐画栋,每栋房子的前飞檐屋垛上都塑有凤的造型,大有展翅飞翔之态。檐下则是胶泥所塑人物、狮形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后飞檐则多塑罗汉笑菩萨,笑态可掬,神态逼真。前口都是石柱、石门框、石刻联。

整个建筑群结构严谨,造型独特,用材考究,石刻精美,石柱、石柱联、门联、飞檐、泥塑、壁画、天井、八角藻井等琳琅满目。

祖祠飞檐画栋,质朴淡雅,像一位纤尘不染的老人。它左右伸展,高高屹立,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屹立依旧,像一位载誉而来的勇士,气度依然。建筑前安放的花岗岩对狮,放射出被岁月打磨过的荣光,更显尊贵与威严。

总祠堂檐下石柱上留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派衍南溪聚族安居由宗以来七百岁”,下联是“里兮康乐保世滋大荣封所被九重恩”。

正堂门上联:“宫保酬庸吏户礼兵卿贰、鼎魁通籍楚齐吴越文衡。”此联意指刘凤诰曾典湖北、山东、江南试,视广西、山东、浙江学。

石刻联字体遒劲而洒脱,据说该石联为刘凤诰亲撰。

宗祠名人-江西才子刘凤诰

刘凤诰(1761年-1830年)字丞牧,出生于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祖籍芦溪县源南乡源溪村。

刘凤诰家境贫寒,随母过继,六岁丧母,真可谓“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他幼时禀赋聪颖,嗜学如命,勤奋刻苦,所习诗文,皆烂熟于心,尤以出口成章、涉笔成趣之本领,最终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

据资料记载,被乾隆皇帝亲封的“江西大器”的刘凤诰,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右侍郎,道光元年(1821年),因病回籍。道光十年(1830年)病逝于扬州,终年70岁。

刘凤诰为官近30载,著有《杜工部诗话》、《五代史补注》、《存悔斋集》等作品。

据传,刘凤诰被皇帝钦点探花郎荣归故里后,回到源溪刘氏宗祠,经常告诫后世子孙做官不要贪财。他一世清贫,自做官起都只往家里寄过250两银子,要家里的叔伯兄弟不要插手,等族长分配,钱不能乱用。

宗祠堂前下马石

当年,刘氏祠堂前,有一“下马石”,按照家族的规矩,不论官至多大者,在此都得下马。刘凤诰荣归故里时不走大门进,走侧门进。他说他的官还太小了,这个正门要留给后人进,希望后世子孙能比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刘凤诰做官以后,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家训。据刘凤诰的后代刘丙光回忆,家规都是刻在祠堂的牌匾上,刘氏祠堂82块牌匾上刻满了家规。

可惜因历史原因未能保存下来。现存《刘氏族谱》上还保存有完整的“祠规十六条”和原刘氏“家训十条”,包括“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等,成为刘氏族人共同的行为规范。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凤诰宗源刘氏宗祠,82块匾刻家训,今剩几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