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邵西隆回大江东劉氏古老世系

75汉高祖刘邦–76文帝刘恒–77景帝刘启–78长沙定王刘发–79安城侯刘苍–80刘自当–81刘寿光–82刘育–83刘赐–84刘鲤–85刘贞–86刘禹–87刘嘉–88刘谙矫–89刘乐–90刘万世–91刘光禄–92刘殷–93刘焕–94刘筹–95刘汉–96刘麟振–97刘猛(通州刺史)–98世(鼻祖)刘方

刘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98世(鼻祖) 99世 100世 101世 102世 103世 104世 105世
刘方━━━刘弘基┳刘守元
(夔国公)┗刘守素━┳刘学━━刘逢年━刘静━━刘挺之━刘尚玉
(刘方,字升,为晋爵公) ┗刘觉
105世 106世 107世 108世 109世 110世 111世 112世
刘尚玉━┳刘雪━━刘雍━━刘范━━刘志笃━┳刘禧━刘士贞━┳刘文辿
┃ ┃ ┗刘文远
┃ ┗刘祉
┗刘露
112世 113世 114世 115世 116世 117世
刘文辿━━刘芳━┳刘如松━━刘涣━┳刘恕━┳刘璇
┃ ┃ ┗刘玑
┃ ┗刘忠
┗刘如柏━━刘渚━━刘壆━┳刘仁孟,字道甫)
┣刘仁仲,字义甫)
┗刘仁季,字竒甫)
注:
98第一世祖方公,字升,鼻祖,东魏兴和元年己未(539年)生于京兆,隋大业元年乙丑(605年)病逝,寿六十七岁,赠上柱国、卢国公。后周初以战功拜仪同,后事隋文帝,为晋爵公,世袭河州刺史。生子弘仁(字通仁)、弘基。
99第二世祖弘基公,隋开皇二年壬寅(582年)生于雍州池阳,唐永徽元年庚戌(650年)病逝,寿六十九岁,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曰襄。葬陕西咸阳昭陵。唐兴有功累封任国公。太宗继位,亲遇甚隆。贞观九年,召授卫尉卿,改封夔国公,朗州刺史。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子守元(字仁实,袭封夔国公,官至左典戎卫郎将。)、守素。
100第三世祖守素公,字仁義。生子学、觉;觉喜吟咏好游华山,后未祥。
110第四世祖学公: 生子逢年。
111第五世祖逢年公:生子静。
112第六世祖静公,字伯安,明皇时入隐终南山,生子挺之。
113第七世祖挺之公: 生子尚玉。
114第八世祖尚玉公: 生子雪、露。
115第九世祖雪公: 生子雍,字和伯。
116第十世祖雍公: 生子范。
117第十一世祖范公: 生子志笃。
118第十二世祖志笃公: 生子禧、祉。
119第十三世祖禧公: 生子士贞。
120第十四世祖士贞公,生子文辿、文远。
121第十五世祖文辿公,当周柴世宗时会赵宋太祖龙飞会萍水间睹陈扶摇自驴背上笑而坠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生子芳。
122第十六世祖芳公,字子芳,生子如松、如柏。
123第十七世祖如松公,徙筠州之高安,时称义士。生子涣。
124第十八世祖涣公,字凝之,号西磵居士,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生子二恕、忠。
125第十九世祖恕公:字道原,一作道源。生于宋仁宗明元年,卒于神宗元丰年。生子璇、玑。
126第二十世祖璇公,字义仲,学优于史,官授修史检讨。
126第二十世祖玑公,字和仲,有超轶才为文幕。
123第十七世祖如柏公,徙长安,逸于京兆影蛾池渚(喜欢到京兆的影蛾池中小岛上玩。)。生子刘渚。
124第十八世祖渚公,字聚之,号百万,总兵将军,生于宋景祐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二月初九日。北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公元1068年)公由永兴军路迁任吉州庐陵郡,宦游太和,始居江右(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圳壇沙田村田心(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田心村)。配李氏,生子刘壆。
125第十九世祖壆公,明春秋仕学正,配周氏,生子三:长子仁孟,字道甫十七郎,襄阳路总同知;次子仁仲,字义甫二十郎,任潭州刺史;三子仁季,字竒甫二十二郎,号苍松子,明礼经任淮安别驾陞知州。
126第二十世祖仁仲公,迁湘始祖。字义甫二十郎,南宋时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籍,任潭州刺史。后改授邵州刺史。生殁俱未详,偕子伯良定居邵西芙蓉山(隆回县石门乡芙蓉村)。葬永丰乡—今隆回西胜乡—黄河冲巳山亥向。妣范氏,诰封恭人,生殁俱未详,葬与公同墓。子一秉懿。

邵西隆回大江东劉氏世系图
始迁祖 2世 3世 4世 5世 6世
迁邵始祖仁仲━秉懿━┳再進━━允遠━┳汝雷━━浩然
┃ ┗汝霖━━顯然
┗再添━━允遇━━汝濟━━洞然
6世 7世 8世 9世
浩然━仕文┳添才┳原禮(發榖麒榖泰二户)
┃ ┣原發(發榖才户住官陂頭及满竹湾)
┃ ┣原俊(發榖寶户住新邑城下)
┃ ┗原傑(發奇户住田心等處)
┣添驥┳原吉(發辛户住石洞及江西坪)
┃ ┗原英(无考)
┗添佑━原魁(无传!)
顯然┳仕甯━添鸞、添政、添信(發伍户)
┣仕安━添鳳┳原道(發富户住桐木桥)
┃ ┗原達(發先户住唐家山)
┣仕誠━添龍┳原燾(發晚户住塘底石潭)
┃ ┣原煕(无传!)
┃ ┗原烈(无传!)
┗仕昌━添鸿┳原照(无考)
┗原勲(發長户寓贵州平壩衞)
洞然┳仕仁┳添霖━原惠(發惠户住寨上)
┃ ┗添慶┳原亨(无考)
┃ ┗原秀(發茂户住石背及金滩)
┣仕隆┳添敏┳原違(无传!)
┃ ┃ ┣原鼎(无传!)
┃ ┃ ┗原昇(无传!)
┃ ┣添禮┳原慶(發亥户住六都寨小井)
┃ ┃ ┣原善(无传!)
┃ ┃ ┣原中(无传!)
┃ ┃ ┗原和(无传!)
┃ ┣添惠━原甯(發敬户)
┃ ┗添銘━原鑑(發受户住寨上下屋裏)
┗仕彝━添鼐┳原貴(發八户住寨上东屋裏)
┗原禄(无考)

隆回十五户刘班次:
祖讳韵语四言:
刺史刘仁仲,教官秉彝来;再添允遇贵,汝济洞然开。
[刺史刘仁仲,教官秉彝来;再进允远贵,汝雷浩然开。]
[刺史刘仁仲,教官秉彝来;再进允远贵,汝霖顯然开。]
六世浩然公原撰二十字:
自天开祖吉,惟尚志成才;永立文勳德,辉生映上台。
后改为:
仕添原祖吉,惟子志成才;永立文邦正,纲纪守荣华。
十六世君泽云山公撰二十字:
继述期光应,遵从必顺延;篤循思啟裕,福祚锡安全。
注:仕(自)字辈是第七世。

隆回十五户刘的由来
元末,各地农民奋起造反,地方盗匪趁机起势,战争频盈,窃案不断,民不聊生。元至正二十五年,义甫公第九代孙刘积善与族人十七人纠集乡勇二万七千余人,结帮自卫,保守隆回,有功于国家和地方。明洪武初年,刘积善等卸甲归朝,按该族班行“原”字辈分户造册上报请功,当时原字辈共29兄弟,其中无情无考者十四人,故只有十五户受封,自此各立门户。此乃隆回十五户刘的由来。

仁仲公后裔老十五户注
麒户祖祖麟,原礼公长子,字谷麒,一谱载祖麒以字标户名曰刘谷麒,住隆治乡千古坳,妣谭氏子二:吉祥 吉忠.祥妣谭氏,子一:惟信.忠无传.均惟信后也.
泰户祖祖魁,原礼公次子,字谷泰,以字标户名曰刘谷泰,元配王氏无出,继妣尹氏子二:吉升 吉常。升妣胡氏子二:惟旭 惟鼎。常妣许氏无出。均吉升后。
才户祖原发,元配彭氏无出,继妣张氏子二:祖秀 祖斌,秀字谷才,斌字谷英,以兄字标户名曰刘谷才.住隆治乡官陂头及满竹湾,在前清编为隆四三甲.
宝户祖祖玉,原俊长子,字谷宝,行十郎,以字标户名曰刘谷宝,住隆三刘家排.阳崖谱志公身长数尺,头围尺有八寸,勇略过人,值元末世乱,陈友谅据湖广游兵往耒兼番夷四出民罹其凶,公纠昆仲一十七人曰:谷麒谷泰谷珍谷才積善文翁茂翁谷斌者数万余人,各建营寨,互相犄獬,彼此应援,贼之所以不敢正视,吾乡得全其家者,皆由我公之倡义也,及后明太祖高皇帝扫除妖孽荡涤猩膻吾祖辈倒戈归朝报明版籍此门户之所由立也诚所谓一代之人物乎卒於京城.
奇户祖祖隆,原杰公长子,字谷珍,号奇叟万二十郎,以号标户名曰刘奇,住隆治乡田心,前清时编为隆四七甲,妣王氏子三:吉富吉镛吉聪.富字贵甫因王事丧於雲南交趾东都营,就彼扦葬.镛字常甫葬皂莢树下.聪字明甫,府掾葬六都长滩阳崖谱志正统九年谋修谱牒以存故迹.
辛户祖原吉,妣卿氏子三:祖富 祖贵 祖华.富字辛成,贵字辛選,华字辛叟,三辛鼎峙此辛户之名所由称,住六都寨桃花沙坪及江西坪一带.前清时编为隆六二甲.
富户祖祖富,原道公之子,字积善,又字必富,号克润,以讳标户名曰刘富,住中和乡桐木桥,清时编隆五六甲,四妣龚氏子六:吉衢 吉星 吉邦 吉宠 吉谬 吉章.
晚户祖原焘,添龙公三子,字以辉,知六州县事龙公晚生此子小字晚哥,因以晚标户.住中和乡塘底石潭.编隆六三甲,子二:祖贤 祖忠.忠无传.均祖贤后也.
长户祖原勋,添鸿公次子,字以猷,小字长哥,以长字标户名曰刘长,住贵州平坝街子一祖聪,字必聪,即长户祖也。
惠户祖原惠,添霖公子,字文翁,以讳标户名曰刘原惠。住六都寨上,清时编隆六八甲。子四:祖忠 祖政 祖清 祖明.祖忠祖政祖明均无传,皆祖清后也.
茂户祖原秀,添庆公次子,字茂翁,以字标户名曰刘茂,住隆治乡石背及兴隆乡金滩.子二:祖恭 祖信.信再无传无考,均恭公后也.
亥户祖祖昌,原庆公长子,字归亥,以字标户名曰刘亥,住中和乡小井,妣欧阳氏子一吉维,维妣周氏子二:惟庆 惟忠。
敬户祖祖礼,原甯公长子,字主敬,以字标户名曰刘敬。住宝庆西坪渔溪,妣夏氏子二:吉海 吉湖.海妣欧阳氏子三:惟兴 惟隆 惟政。湖妣胡氏无出。
受户祖原鉴,添铭公子,字开鉴,号受翁,以号标户。住隆回六都地名下屋里。妣欧阳氏子四:祖智 祖升 祖恒 祖愃.
八户祖原贵,添鼐公长子,字开贵,排行第八,以八字标户名曰刘八.住寨上东屋里.妣尹氏继妣夏氏,子一祖顺.顺妣陶氏子一吉敬。

仁仲公后裔新十七户注
仁仲公传至十一世祖字辈四十六户,其中无考的六户,无传的二十三户,现有考十七户为:麒户祖祖麟、泰户祖祖魁、才户祖原发、宝户祖祖玉、奇户祖祖霳、辛户祖原吉、伍户祖仕宁、富户祖祖富、先户祖祖隆、晚户祖原焘、长户祖原勋、惠户祖原惠、茂户祖原秀、亥户祖祖昌、敬户祖祖礼、受户祖原鉴、八户祖原贵。

隆回仁仲公后裔一百字辈排序:
仕添原祖吉,惟子志成才,永立文邦正,纲纪守荣华。继述期光应,遵从必顺延,笃循思启裕,世卓锡安全。孝弟存吾性,逢时辅盛明,睦宗敦仁让,储作国家珍。德教肇大业,道学治良模,传家宝诗礼,云祁恒芬芳。仪常多保重,体流要分明,任凭身力足,何容起异心。
注:仕字辈是第七世。

吾刘世系考
吾刘姓,本于周晉范武子,蓋唐尧之后也。帝尧之子十长号監明,先卒,子式封于刘。其后有名累者,学擾龙于豢龙氏,事夏孔甲,赐氏御龙。以更豕韋之后,为豕韋氏。商之衰,徒居于唐,周以唐封叔虞;復徒杜,为唐杜氏。宣王诛杜伯,其子隰叔適晉;隰之孙會,仕晉士师,为士氏。晉主夏盟,则又为范氏。范武子奔秦,自秦復归于晉其處者,始姓刘—-按古雖多有以所封之地因氏,然刘之为姓,周以前无闻焉。故萬姓统谱,断以为始自武子也。
后分處南北,其南一支,传至汉文信君而始盛。文信君楚之彭城人。厥后如膠之东西,淮之南北,薜衡、东江、廣蜀、豫章之区,皆为望族。六世祖養氣府君,藏有玉牒一函,始西汉,迄五季,歴数十余世,遥匕华胄,可考不诬。但以由宋初至南宋,世系未续,是以纂修宗谱,闕而不録。后明甫、昆玉两府君,曾手録以備观览,终不敢附會。今则并其书失之矣。
宋季我祖諱仁仲者,江西泰和人,宦游湖南潭州刺史,既而改遷邵州,世乱未归。子諱秉彝,由科目授邵教授,通敏有为。时诸峒苗叛,公奉命往諭,因歷邵西永丰乡大江东,樂其风土,遂家焉。嗣遷杜石、田心,更名桐木桥,至九世、十世,始分族十有五。由此支分雲礽,莫不各有其源。
今谱一遵六世祖本,教授公以刺史附见,教授履歷中,特表刺史公为第一世,明教授所自出也。至刺史之兄仁孟、弟仁季二公,占籍武攸新邑,子姓繁衍,衣冠相望,茲不列载者,所以明其为邵陵隆回刘氏谱也。
明正德十一年丙子
(武攸:辖现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武冈市、洞口县等地)
渊源導自江西,遷地为良,邵陵遗泽昭遐邇;
文明肇於汉季,累朝有耀,天禄流风贯古今。
二零一三年农历癸巳岁中秋湖南隆回刘奇户二十九代刘国政撰
QQ:593541808 刘氏义甫公后裔群:128168613

联系方法: liu19670403(AT)foxmail.com QQ593541808

赞(8)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邵西隆回大江东劉氏古老世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