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五之堂刘氏源流

刘氏五之堂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社区姜家巷13号。原五之堂有东中西三条轴线五之堂,现存五之堂为西轴线五之堂,建于清嘉庆年间。
刘氏先祖于明正统(1447)年,从苏州迁到宝应,此宅为十二世祖刘彦矩(太史第)的住宅,以《中庸》问政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而命名为五之堂。
五之堂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主体型制完整,风貌依旧,内涵丰富,是宝应老城区不可多得的完整的建筑组群。现为刘氏后裔及其它居民居住使用。

有你刘头像

五之堂刘氏历史
刘氏先祖于明正统(1447)年,从苏州迁到宝应,此宅为十二世祖刘彦矩(太史第)的住宅,建于清嘉庆年间。以《中庸》问政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而命名为五之堂。

五之堂刘氏主要景点
原五之堂有东中西三条轴线五之堂,现存五之堂为西轴线五之堂。
现存五之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后五进,每进五间,前四进前有廊轩,第五进为双层阁楼。东侧有厢房一排6间,共有房间36间。窗、梁、廊檐雕刻俱精。第一进门楣上原有匾额曰“太史第”三字,文革时匾牌被毁。
五之堂建筑均为清中期特征,梁架为“月梁”,两层楼房梁架雕刻精细。外墙山尖砖雕装饰考究,下檐有一方形镂空砖雕。
五之堂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主体型制完整,风貌依旧,内涵丰富,是宝应老城区不可多得的完整的建筑组群。现为刘氏后裔及其它居民居住使用。

五之堂刘氏家族
刘氏先祖于明正统(1447)年,从苏州迁到宝应,此宅为十二世祖刘彦矩(太史第)的住宅,以《中庸》问政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而命名为五之堂。刘氏祖辈为书香门第,诗礼之家,出现许多杰出学者,其中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经学泰斗大师。

扬州宝应县刘氏
城东三元巷看“刘氏五之堂”,这刘氏曾是明清时期宝应的望族,清代“扬州学派”巨子刘宝楠或是这刘家的一支。现“刘氏五之堂”的五进建筑大体完好,只是已被多家住户分割使用了。记得在过去看书中曾见到宝应刘家有一叫刘文兴的,是民国“考古学社”的成员,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毕业,后在辅仁大学研究所工作,他曾撰文说“宝应有二刘,居于城东者曰东刘,即吾家,明初自苏州迁宝应;居于城西者曰西刘,即又徐先生家,宝应土著也。西刘渐式微,邑人多误以为一家,非也。”现在我们看到的“刘氏五之堂”应当便是刘文兴先生所讲的“东刘”故居吧。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五之堂刘氏源流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