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源:清→荣→太上皇煓→汉高祖邦→文帝恒→景帝启→长沙定王发→舂陵节侯买
8世 买 发十三子。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六月壬子封舂陵侯(舂陵侯国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镇及附近地区),四年卒,谥节。配贾氏。生子二:舂陵戴侯熊渠、外(另详)。
9世 熊渠 买长子。元狩三年嗣舂陵侯,五十六年卒,谥戴。生子二:舂陵孝侯仁、利。
10世 仁 熊渠长子。宣帝元康元年嗣舂陵侯,卒谥孝。生子五:舂陵康侯敞、燕王庆、弘、梁、宪。
10世 利 熊渠次子。官授苍梧太守。生子二:子张、□□。
11世 敞 仁长子。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卒,追谥舂陵康侯。嗣舂陵侯,居南阳白水乡,廉俭好义,尽推父时金宝财产与昆弟,以有义行,拜为庐江都尉。王莽畏恶刘氏,免归国。生子:城阳恭王祉。
11世 庆 仁次子。新莽末年随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义,更始时封燕王。赤眉军破长安时为乱兵所杀。生子:成武孝侯顺。
11世 弘 仁三子。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义时阵亡。配樊氏,光武帝姨母。生子二:甘里侯敏、弋阳侯国。
11世 梁 仁四子,字季少。以侠气闻,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起兵豫章,自号就汉大将军,寻病卒。
11世 宪 仁五子。生子:顺阳怀侯嘉。
11世 子张 利长子。配何氏。生子二:更始帝玄、骞。
11世 □□ 利次子。生子:显、安成孝侯赐。
12世 祉 敞子,初名终,字伯先,谥恭。居摄二年(7年)生,建武十一年(35年)二月卒。南阳蔡阳人,随刘秀起兵,更始帝刘玄时为太常将军,从西入关,封定陶王。刘玄降赤眉军后,逃奔洛阳。光武帝以其宗室先至,于建武二年(26年)四月甲午封城阳王,立10年。生子:竟陵侯平、高乡侯坚。
12世 顺 庆子,字平仲,谥孝。建武十一年(35年)卒。少与刘秀相厚。更始时任虎牙将军。后投奔光武帝,拜南阳太守,建武二年(26年)封成武侯,终六安太守。生子:成武侯遵,永平十年封顺弟子三人为乡侯,名阙。
12世 敏 弘长子。以自长安诣洛阳,建武二年(26年)封甘里侯。明帝时官任越骑校尉。
12世 国 弘次子。以自长安诣洛阳,建武二年(26年)封弋阳侯。
12世 嘉 宪子,字孝孙,谥怀。建武十五年(39年)卒。南阳蔡阳人,少孤,为光武帝父刘钦收养,与刘縯俱学长安,习《尚书》、《春秋》。新莽末年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义。更始时任偏将军,封兴德侯,后封汉中王,官任扶威大将军,拥众数十万。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率兵大破赤眉军于谷口,杀廖湛,归光武,后随光武出征,拜千乘太守,建武十三年(37年)封顺阳侯。生子二:黄李侯廧、顺阳侯参。
12世 玄 子张长子,字圣公。葬霸陵。南阳蔡阳人,起兵反王莽,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初一在淯水上沙被绿林起义军拥立为皇帝,号更始。在位3年,更始三年(25年)十月兵败,降赤眉军,十二月被杀。建武元年,光武帝愍之,追封淮阳王。配韩氏。赵氏。生子三:咸阳侯求、谷熟侯歆、寿光侯鲤。
12世 显 □□长子(利孙)。因报仇杀人被官府处死。生子:汝阴王信。
12世 赐 □□次子(利孙),字子琴,谥孝。建武二十八年(52年)卒。新莽末年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义,更始称帝后封为广汉侯,任光禄勋,后任大司徒、丞相、大司马,封宛王,典将六部兵。后投奔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封慎侯,十三年,增户,定封安成侯。生子二:安成侯闵、白牛侯嵩。
13世 平 祉长子。建武十一年封蔡阳侯,后坐事,国除。永平五年更封竟陵侯。生子:竟陵侯真。
13世 坚 祉次子。建武十三年封高乡侯。
13世 遵 顺子。嗣成武侯,坐与诸侯王交通,降为端氏侯。生子:端氏侯弇。
13世 廧 嘉长子。建武十三年封黄李侯。
13世 参 嘉次子。嗣顺阳侯,坐罪,削为南乡侯,明帝时官任城门校尉。生子:南乡侯循。
13世 求 玄长子。建武二年绍封襄邑侯,后徒封咸阳侯。生子:灌泽侯巡。
13世 歆 玄次子。建武二年封谷熟侯。
13世 鲤 玄三子。建武二年封寿光侯,二十八年坐杀刘盆子兄故式侯恭有罪,国除。
13世 信 显子。更始帝时封汝阴王,任奋威将军。后降光武帝,建武初封为汝阴侯。永平十三年(70年),坐楚事国除。
13世 闵 赐长子。嗣安成侯。生子:白牛侯商。
13世 嵩 赐次子。建武三十年封白牛侯,后坐楚王刘英谋反事,国除。
14世 真 平子。嗣竟陵侯。生子:竟陵侯禹。
14世 弇 遵子。嗣端氏侯。无子,国除。
14世 循 参子。嗣南乡侯。生子:南乡侯章。
14世 巡 求子。嗣咸阳侯,徒封灌泽侯。生子:灌泽侯姚。
14世 商 闵子。嗣安城侯,后徙封白牛侯。生子:白牛侯昌。
15世 禹 真子。嗣竟陵侯。生子:竟陵侯嘉。
15世 章 循子。嗣南乡侯。
15世 姚 巡子。嗣灌泽侯。
15世 昌 商子。嗣白牛侯。
16世 嘉 禹子。嗣竟陵侯。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