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氏始祖御龙氏刘累世系

刘累为刘氏第一祖,在四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庞大的刘氏世系,成为中华大姓。
刘累世系,自夏末刘累降生到战国末汉高祖刘邦问世(前 1901—前 256),纵跨夏、商、周三朝,逾 1600 余年,传承 69 世(约 23.5 岁/代)。刘氏历代不断受封,以继先祖之祀,而不断变换姓氏。夏末,刘氏受姓于陶唐之裔;刘累为孔甲养龙,受赐刘姓御龙氏;在商更号豕韦氏;周初为唐氏、杜氏;春秋在晋以官地为氏,为隰、士、司空、隋氏;春秋末在秦复祖姓刘氏。早期因受封或遭难,在山西、陕西、河南往返迁徙,战国从陕西、河南东迁江苏沛丰而落籍。

刘氏始祖御龙氏刘累世系图

(一)、夏末,刘氏得姓,受赐刘姓御龙氏
“陶唐即衰,其后有刘累。”(《左传》)夏末帝扃 21 年(前 1901,庚辰),尧子丹朱的 17 世孙祁奇“生子,有纹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宰相世系》、《古今姓氏书辩证》《刘氏源流谱》等均有记载)子孙遂以名为姓,始有刘姓。《新唐书》还云:“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
这说明,刘氏受姓于陶唐,出自祁姓,源于尧子丹朱 17 世孙祁奇,始于丹朱18 世孙、祁奇之子刘累;这说明,刘累是丹朱 18 世孙(不是源明之裔),因手纹而得名,刘氏以刘累名为姓,而产生刘姓(不是“以邑为氏”); 这说明,祁丹朱才是刘氏的远祖,刘累才是刘氏的始祖。
刘累,是历史上中华刘姓第一人,也是历史中所记载的刘姓第一人,四千年来形成刘氏宏大世系。刘累是刘姓血缘开基始祖,这斧钺之“刘”,就成为这个掌祀神龙、养龙、驯龙、御龙、屠龙之族的血缘徽志;而帝尧到刘累之父祁奇,为祁姓陶唐氏世系,是产生刘氏的远祖。刘累不仅是刘氏的始祖,而且是今天韦氏、唐氏、杜氏、司空氏、范氏的远祖。
刘累出生陕西渭原祁姓御龙氏家族,“继承祖业”,亦“学扰龙于豢龙氏”(《左传》、《中国通史全编》),嗣袭 15 世祁姓御龙侯;夏帝孔甲元年(前 1879)废彭姓豕韦,五年(前 1875)召刘累养龙(《竹年纪年》);刘累带着妻孥,从河西泾渭之地,来到夏末都城河南斟寻阝附近,住在偃师“洛州緱氏县南 55 里”后来取名“刘聚”(今陶家村一带)的地方(《括地志》);刘累一人到河南临颖县巨陵镇豢龙村(原名陈村、邱庄)东南龙荡沟,为孔甲养两条龙(《临颖县志》、《临颖县地名志》、民国五年《重修临颖县志》);孔甲嘉之,复赐刘姓御龙氏,更号豕韦之后(《左传》、《史记·夏本记》、《汉书》、民国十年《中国名人大辞典》、《潜夫论》等);孔甲七年(前 1873),龙一雌死,刘累潜迁鲁县(《竹书纪年》)、《宰相世系》、《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刘累以邱公隐居鲁阳旧治“邱公城”,繁衍生息于斯,日久恢复刘氏名号,尊远祖帝尧,立尧祠于西山,奉先帝而追孝(《山海经》、《水经注》、《鲁阳县志》、《南都赋》、《后汉书》、《太平寰宇记》等)。夏桀二年(前 1817,甲辰),寿终于鲁县,“龙年出生龙年死,八十四岁寿命终”(清嘉庆《鲁山县志》),安葬“邱公城”东,墓为一大圆土堆,早年有墓碑,今为昭平湖水库所淹,“邱公城”成为时隐时现的湖心小岛。
所以,《史记·夏本记》简云:“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二)、商时,刘氏复为河南豕韦氏
夏末帝皋至商高宗武丁中期,刘氏复为豕韦氏。历夏、商两朝,约 600 年,商时最盛,为商高宗武丁所灭。
刘累事孔甲,夏后嘉之,“以刘累代彭姓之豕韦(一说河南滑县韦乡)。累寻迁鲁县,(彭姓)豕韦复国,至商而灭(应是夏帝皋灭)。累之后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
(《左传·襄公卄四年》)“刘累之后,至商不绝,以代豕韦之后。”(《史记·集解》)刘累居鲁县四世,至夏帝皋,再废彭姓豕韦,复举豕韦之地与爵授与刘累曾孙刘矶,为刘姓豕韦氏,经商不绝。故《左传》杜预注曰:“(彭姓)豕韦复国,至商而灭(应夏帝皋灭。说明最少商初刘累之后世已复国),累之后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
《刘氏源流谱》记载:商汤伐夏,刘累之后助之。汤灭夏,封圣裔,再封刘累裔孙于豕韦,故有“商有伯侯,以豕韦为氏”之说。至商雍已(前 1649 —前 1638),豕韦民丰物阜,称霸于商,所以左氏称:“夏之昆吾,商之豕韦,霸国焉。”至武丁中兴,再赐豕韦以翟羽。但至豕韦 24 世韦曀时,怠于政,不修祀事,武丁命攻伐元戎不力,武丁怒而诛之,灭豕韦。其二弟韦屏蓬奔河西杜原,自为杜氏,后裔助西伯侯姬昌兴周,周武王徙封山西旧唐地为唐公。
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概述为:“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周复改唐公。”

(三)、西周春秋,刘氏以官地为氏
西周、春秋时期(前 1122—前 771—前 476 年),“刘”为刘氏本姓,因封国、采邑、住地、官职等不断变换姓氏,最后春秋末在秦恢复本姓刘氏,传承至今。
第一,周武王时,刘氏为山西唐氏
商武丁灭豕韦,诛韦曀,二弟韦屏蓬奔河西杜原,自为杜氏,居七世。西伯侯姬昌兴周,杜氏助之。周武王得天下,徙河西杜氏于山西旧唐地,复封唐国,改称唐公。故《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述:刘氏“商为豕韦氏,商末徙封于唐,居尧子丹朱之故墟,又为唐氏。”
第二,周成王时,刘氏为杜原杜氏
武王徙杜氏于唐为唐公。《史记·晋世家》记载:“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遂封叔虞于唐。”
周武王崩,武庚(商纣王弟)与“三监”(武王弟管叔、蔡叔、藿叔)造反,唐人乘机为乱。成王灭唐,而迁山西唐族回河西杜邑(汉宣帝更为杜陵县),建杜国,为杜侯,封子爵,赐杜氏,亦称唐杜氏。共为杜侯 328 年(前 1112—-前 785),十一世,其中八世杜侯,三世杜伯。
至周厉王,迷惑暴虐。厉王 37 年(前 842),周人反,厉王奔彘,不敢归国(《史记·周本纪》、《史记·晋世家》)。九世杜侯杜因周,侍从厉王流放 15 年,厉王崩于彘(共和 14 年,前 828),奉丧而归。宣王姬静立,赐杜因周为伯爵,称为杜伯,为一世杜伯(《刘氏源流谱》)。杜伯三世杜桓(《太平广记》曰杜桓),入朝为上卿大夫,事宣王。宣王 43 年(前 785),被宣王冤杀,灭杜国,子孙逃奔中原各国。三年后,周幽王立,为杜伯平反昭雪(《史记》、《汉书》、《新编百家姓》均记载)。
故《宰相世系》简述为:刘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改封唐氏子孙于杜城。杜伯为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之国。”
第三,春秋时,刘氏在晋以官地为氏
刘姓杜氏,居山西之隰更隰氏。三世杜伯杜桓被杀(前 785)。其三弟杜季与子杜正,去杜奔晋(前 785),择处晋阳(山西)。晋阳与曲沃临近,孙杜原见曲沃晋昭侯(前 745—前 740 年)危不自安(前 740,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迎立桓叔),遂弃晋阳西行(前 740),及汾隰之滨(山西隰县境)而居,以隰为氏,生子隰叔。
从杜伯被杀(前 785),到隰叔在隰降生(在前 740 年以后),相距 45 年以上,故隰叔不是杜伯之子,而是侄曾孙。
刘姓隰氏,在晋为士、司空、随、范氏。士会(随季)的曾祖父隰叔,出生于山西汾隰之滨,自为隰氏,在晋为士师,则更士氏;祖父士蒍袭士师,晋献公拜大司空职,则司空氏;父士榖(成伯缺)继职司空,封采邑于随(山西介休东南),则为随氏,生子随仲(士夏)、随季(士会)。
士会自己出生于随,从父为随氏。晋襄公卒(前 621),晋“使士会如秦迎立公子雍,”由于襄公夫人缪赢抱太子夷皋日夜哭闹,次年执政大臣赵盾只好改立夷皋,“发兵以拒秦送公子雍”回晋,因此“士会亡奔秦”。晋灵公七年(前 614),晋派魏寿余接士会回晋,受封于范(河南范县),则为范氏,为范氏之始祖(《史记·晋世家》)。
而士会兄随仲,生于随则随氏,因士会奔秦亦奔秦,留秦未归晋,则子孙在秦恢复祖姓刘氏。

(四)、春秋中,随仲于秦恢复祖姓刘氏
士榖(成伯缺)生二子:随仲(士夏)、随季(士会)。士会奔秦后,兄随仲亦奔秦而未返晉。
《左传·鲁文公十三年》最早记载:“晋人患秦之用会也,……乃使魏寿余伪以魏(晋封地)叛者(前 614),以诱士会,……秦伯(康公)师于河西,魏人在东。
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秦伯)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约定、诺言):‘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孥者,有如河。’乃行。……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孥(士会的妻、子),其处者为刘氏。”士会归晋后,秦康公如约,“秦人归其孥”,让晋接回士会的妻子儿女,子孙皆世仕于晋,均有业绩,未留秦。而随仲,晋并未接回,乃留于秦(前 614 年),将其子随恢复祖姓刘氏,更名为刘隋。
故《左传》注疏为“士会尧后刘累之裔,别族复累之姓。”天禄堂《刘氏源流谱序》为:“晋人使魏寿余伪叛归秦而诱士会。士会归于晋,自秦归其孥,其别宗处于秦者无官,遂继刘累姓为氏,自是而世袭刘氏。”刘氏在以官地为氏以后,春秋时(前614),在秦恢复祖姓刘累之刘氏,传承至今。

(五)、战国秦魏战争中,刘氏从秦到魏迁沛丰
士会(随季)适秦归晋后,秦送回其妻子儿女,而兄随仲仍留于秦,将子随恢复祖姓刘氏,更名刘隋。隋在秦生刘明,明生远,远生刘阳。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秦魏隔河相邻,河西之地成为争夺的焦点。魏文侯时,魏国兴起,不断攻秦,夺取秦大片河西之地。在秦魏战争中,刘阳的七世孙事于秦,获于魏。刘阳的十世孙,即复姓后的十三世孙,为魏大夫,居魏都安邑。魏从惠王卄七年(前 344)由鼎盛走向衰落,秦攻安邑(前 340),刘阳十世孙随魏迁大梁都(河南开封。前 339),生子刘清;秦再数次围攻大梁,为避战乱,而再东迁江苏沛丰。清生荣(字仁,号丰),荣生煓,煓生汉高祖刘邦(《史记》、《宰相世系》、《古今姓氏书辩证》、《刘氏源流谱》均记载)。
从随仲出生到刘邦降世(前 665-前 256),共 409 年,17 代人,代均 24 岁。
刘氏,从夏末帝扃 21 年(前 1901)刘累降生,到周赧王 59 年(前 256 年)汉高祖刘邦问世,纵跨夏、商、周三朝,越 1648 年,传承 69 世,为刘氏受姓、赐姓,到以官地为姓,再恢复本姓刘氏。
这期间,刘氏经历了:陕西泾渭之地刘累出生,诞生刘氏;刘累到河南偃师为夏帝孔甲养龙,受封豕韦后,赐刘姓御龙氏,龙死迁鲁县,失豕韦;夏商鼎革之际,刘累曾孙刘矶复封河南滑县韦乡豕韦,为豕韦氏,经商而盛;商武丁灭豕韦,弟韦屏蓬奔陕西杜原,自为杜氏;周武王得天下,封圣裔,徙杜原杜氏之裔于山西丹朱旧唐地,复封唐公,为唐氏;周成王灭唐,而将唐氏回迁杜原,为杜氏,立杜国,共为杜侯、杜伯十一世;周宣王枉杀三世杜伯杜桓,其三弟杜季奔晋,择处晋阳而后迁隰,自为隰氏;杜季曾孙隰叔在晋受重用,世仕晋卿、大夫,以官地为氏,为晋重臣,执掌晋政百余年,成就晋的霸业;隰叔曾孙随季(士会)适秦归晋,封于范,为范氏之始祖,士会的妻儿秦送晋接回晋,而兄随仲奔秦未返,子更名为刘隋,子孙恢复祖姓刘氏;刘隋在秦生刘明,明生远,远生阳,在秦魏战争中阳的七世孙事于秦,获于魏;阳的十世孙,即复姓后的十三世孙,为魏大夫,秦攻魏都安邑,随魏迁大梁都,生子刘清;秦再攻大梁,为避战乱,刘清从大梁东迁江苏当时宋国沛丰落籍,生子刘荣,字仁号丰,荣生煓,煓生汉高祖刘邦。
刘氏的姓氏演变过程和迁徙轨迹(南线: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清晰,有史可考,与《左传》、《史记》、《汉书》、《唐书》等史籍和姓氏学经典的记载相符合。
尧子丹朱祁姓陶唐世系,为祁姓,是刘氏的远祖,不是始祖;刘累诞生于祁姓陶唐氏,是祁丹朱的 18 世孙,为历史上刘姓第一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可考的、完整的、庞大的刘氏世系,具有姓氏始祖的全部特征和要素。所以,刘累是刘氏血缘开基始祖,这斧钺之“刘”就成为这御龙之族的血缘徽记。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氏始祖御龙氏刘累世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