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氏迁英始祖之存疑

从清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0 年)到公元一九八八年,湖北英山一至七修《刘氏宗谱》中均将仲昭公记载为刘氏本族迁英始祖。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资料记载进行分析,发现刘氏迁英始祖及年代存在诸多疑问 。

资料一: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五年)裔孫池阳兰水邑庠大仪凤来氏撰写的《刘氏统宗世系总论》(资料来源于公元一九八八年湖北英山七修《刘氏宗谱》卷首之二)。
这份资料中记载:“巨容公之父隆道公,兄弟有三,查隆德公生子二,长孟昭无嗣。次仲昭曾官贵池,转迁宰浮梁,卒葬落马桥河西,即今浮梁之落马桥、贵池之童婆铺(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镇童铺村)等处,皆其后也。”

资料二:安徽《齐山志》记载:“刘孟昭,字仁福,世居洛阳,因讨伐黄巢有功,累官山南东道节度左副使、池州判官,卒于池州,葬于齐山山南。其弟刘仲昭,为唐乾符年间进士,曾任贵池县令,并举家南迁池州。”

资料三:湖北英山藜照堂六修《刘氏宗谱》载:赐进士第翰林院文华殿学士江左文天祥于大宋宝庆岁在戊子(公元一二二八年)撰写的《刘氏宦达源流序》中记载:“在河南派……曰孔嘉生富昭、贵昭、孟昭、仲昭、季昭,惟仲昭官判池州,因兵乱寓池垂业。孙宁一迁容城,宁二迁桐城,宁三迁高淳溧水,宁四与胞弟宁五迁秋浦童婆(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镇童铺村),宁六迁秋浦开元乡南山之麓,宁八迁无为州城北,宁九迁景德镇。”

资料四:从百度网搜索到国家宾客日志-网易博客载:刘乐于二0 一0 年十二月十日撰写的《刘巨容家世系考》中记载之一:“刘巨容叔父刘隆德生子二人:孟昭,仲昭。孟昭,字仁福,因讨黄巢有功授池州判官;仲昭,字仁鑑,进士及第,大理寺平事补令贵池,后改调浮梁县。”记载之二:“安徽陈州刘氏亦称,不必赘念近仁公世居河南洛阳,生子三:隆道、隆德、隆文;隆德生子孟昭、仲昭。孟昭池州判官;仲昭初任贵池县令,历任贵池、宜黄县令,梁时又调浮梁朝厥。”记载之三:“刘巨容叔父刘隆德,字善长,生于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卒于咸通五年(公元八六四年),妣张氏。”

资料五:公元一九八八年湖北英山七修《刘氏宗谱》卷一记载:“第一世:嘉四四子,仲昭。大宋孝宗淳熙元年甲午科举人戊戌进士,官任池州府通判,调宜黄县令,又调浮梁县事。见浮梁山水秀丽,遂卜景德镇落马桥而居焉,后因兵乱,率其子至英麓之童婆坳里(即今湖北省英山县石头咀镇卡里村),隐居不仕。公生于宋绍兴十一年(公元一一四一年)辛酉八月十五日寅时,卒于宋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丙戌二月初二日未时,葬黄龙山秀才湾与赵氏合茔同向。”“第二世:石,仲昭公五子,原名贵千,字玉卿,号道清。生于大宋乾道九年(公元一一七三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公先随父在景德镇落马桥居住,复随父迁英麓居童婆坳里黄龙山刘家湾。”

资料六:公元一九四五年湖北英山六修《刘氏宗谱》卷一上重刊《刘氏历代渊源世系图》记载之一:“彭城派五五世:巨容(名太华,迁新安歙邑)、巨宽”。记载之二:“河南派六九世:嘉四,字孔嘉。
官任饶州副使。娶 氏生子五:富昭、贵昭、孟昭、仲昭、季昭。七十世:富昭、贵昭、孟昭、仲昭、季昭。”

资料七; 公元一九八八年英山七修《刘氏宗谱》卷首之二载编者注:“英山刘氏始祖仲昭公为巨容公的堂兄弟,皆为近仁祖之孙。按其世系渊源,从陶唐氏至巨、仲二祖为五十八世,从杜伯公至巨、仲二祖列为五十五世。何仲昭祖谱列世系推到七十三世,又非隆德祖之次子,而为嘉四公之四子。一为兄弟二人之次,一为兄弟五人之四,似有讹误,难以考证。”

资料八:池州人网记载:“仲昭公,字仁铿,号泰明。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九月初八日,登唐昭宗进士第,官大礼平事补令贵池,梁时与子文俊调浮梁,遂成家于景德镇落马桥居焉。
卒葬羊城里卯酉向。妣鲍氏,生子一:文昂,又名安。继娶杜氏,生子一:文俊。”

资料九:二 0 一二年七月十二日池州市档案局在网上发表文章《铁骨御史刘光复》中载:“其先祖刘仲昭于唐后期出任贵池令,见这里山水秀美,物产丰富,人民淳朴,便举家迁居于贵池城西杏花村,其父刘隆德自成池州刘氏一世祖。其兄刘孟昭因讨伐黄巢有功,累官由南东道节度左副使转池州通判,卒于官,无嗣,弟仲昭长子﹙文昂﹚承继给长兄孟昭。到四世时,刘仲昭孙子刘智仁,迁居于马衙童铺村大岭。智仁后代繁衍至十二世刘石,刘石生五子,长子刘汉用迁往青阳西馆,即今杜村,其子孙瓜迭绵绵,散居于今日杜村、庙前和贵池的太平、长龙等方圆百余里地域。次子刘汉英成为枞阳刘氏一世祖,后代繁众,名人辈出。三子刘汉弼迁往北山,四子刘汉辅成为广德刘氏始祖,五子刘汉举一直留居于童铺大岭。”

从以上资料记载情况看,存在如下七个疑问:

疑问之一:刘氏迁英始祖不符。英山一至七修《刘氏宗谱》记载刘氏迁英始祖是仲昭公,而从上述资料一、八看,刘氏迁英始祖可能是仲昭公之后裔,而不是仲昭公。

疑问之二:仲昭公出生年代不符。上述资料八中记载仲昭公生于公元八四八年,而英山七修《刘氏宗谱》记载仲昭公生于公元一一四一年,相隔二百九十三年。仲昭公与巨容公是共祖父的同堂兄弟,巨容公生于公元八二六年,仲昭公生于公元八四八年是较为符合的,不可能生于公元一一四一年。

疑问之三:仲昭公迁英年代不符。按照英山七修《刘氏宗谱》记载推算,仲昭公迁英年代大约在仲昭公之五子贵千公出生之后(谱载贵千公随父迁英),至仲昭公去世之前,即公元一一七三年至一二二六年之间。如果按资料八记载仲昭公生于公元八四八年,享寿八十五岁,卒于公元九三三年,仲昭公迁英年代应在公元九三三年之前,比按英山七修《刘氏宗谱》记载推算的迁英年代一一七三年早二百四十年。这说明英山七修《刘氏宗谱》有可能漏记了二百多年的刘氏迁英历史及其世系。

疑问之四:仲昭公获进士时间不符。英山七修《刘氏宗谱》记载:“仲昭,大宋孝宗淳熙元年甲午(公元一一七四年)科举人,戊戌(公元一一七八年)进士。”而上述资料二记载:“刘仲昭,为唐乾符年间(公元八七四年)进士。”相差三百年。

疑问之五:仲昭公卒葬地不符。上述资料一记载仲昭公“卒葬落马桥河西(即今江西景德镇落马桥)”,而英山七修《刘氏宗谱》记载仲昭公“卒葬黄龙山秀才湾(即今湖北省英山县石头咀镇卡里村)与赵氏合茔同向,”其后裔为公树有墓碑。

疑问之六:仲昭公之父不符。以上资料一、四、九均记载仲昭公之父是隆德公,而以上资料三、五、六均记载仲昭公之父是嘉四公,而非隆德公。

疑问之七:仲昭公后世不符。英山一至七修《刘氏宗谱》记载仲昭公生子五:文、俊、谦、名、石,为第二世。而上述资料九记载刘石是仲昭公之父隆德祖的第十二世孙,这两个记载世系相隔九世。
由于历史久远,史料不全,上述资料之间记载不一,差别之大,谁是谁非,难以断定,难怪存在诸多疑问难以考证。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英山《刘氏六修宗谱序》中记载:“我族自仲昭祖占籍英山,在宋已有所记,明季兵焚,户口流亡,家室如毁,故帙荡然。逮清雍正辛亥,我祖鼎公、偕时、达时、炽诸公,搜辑残笺断简,网罗放失旧闻,终集成编,补苴罅漏,以复旧制,遂断为创作之始,后起有所依据也。”这说明清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 0 年)英山一修《刘氏宗谱》时并没有足够完整的历史依据。如按以上分析仲昭公或其后裔可能在公元八四八年至九三三年之间迁英时算起,到公元一七三 0 年一修《刘氏宗谱》时止,时间跨度近八百年。在如此久远的历史条件下,仅凭残笺断简和传闻来编谱,实属不易,难免有误。
究竟真实的历史事实如何?谁的记载是正确的?从以上资料记载的情况看,目前还无法断定,有待考证。

编写人:刘曙林
公元二 0 一一年六月十日于湖北省罗田县凤山镇

湖北英山藜照堂刘氏世系考证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氏迁英始祖之存疑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