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源自帝尧的后裔刘累,刘累为刘氏的得姓始祖,刘累的故里在洛阳。刘姓是汉族主要姓氏之一,也是客家人八大姓氏之一,约有2700万人。客家刘氏,是唐朝末年从洛阳迁到南方的刘氏后裔。刘氏的总堂号是御龙堂,或称豢龙堂。
刘姓的始祖刘累
刘姓的始祖是夏朝人刘累,其故里在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西南部。
《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
孔甲是夏王朝的第十四代王,《竹书纪年》说:“帝孔甲即位,居西河,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西河,即瀍河。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说:“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这里的洛阳城指位于白马寺东的汉代洛阳城,出其北门,所遥望的西河,正是城西的瀍河。
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国语·周语》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刘累,是陶唐氏帝尧的后裔,据说因他出生时手心里写有“刘累”二字,故取名刘累。他学驯龙之术于豢龙氏,归附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把豕韦故地封给他。
刘累驯龙之地在哪里呢?《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乃刘累之故地也。”洛州缑氏县,即今洛阳偃师区南部。清乾隆《偃师县志·地理》载:“刘累故城在县南六十五里。”孙星衍按:“今缑氏西南有夏后村,村前有夏后庙,或即刘累之遗也。”
春秋时期,周匡王封其少子于刘累城,建立刘国。《水经·洛水注》说:“洛水又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径合水坞,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径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故谓之刘涧。”
合水出于半石山,刘水出于半石东山。半石山、半石东山,统称南台山,位于今偃师区南部,是嵩山四大主峰之一。北宋以后,南台山与相邻诸山被称为万安山系,南台山成为万安山的主峰。
刘国故城遗址位于偃师区缑氏镇陶家村一带,南望南台山,北眺伊洛河,东濒刘河,西临合水,刘河、合水在故城遗址北汇流。遗址东西北三面都是深20余米的河沟,南面是一块开阔的山前缓坡地。刘国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形成的半岛上。2013年,该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唐的洛阳刘氏
西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传说生于洛阳。《水经·洛水注》说,洛水“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往之……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太上皇之妃曰媪,盖姓王氏,是为昭灵后,名含始。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子邦,字季,是为汉高皇帝。”
这两段文献的意思是,刘邦的母亲王含始在伊洛汇流处游玩,见到有一只玉鸡衔着一颗赤珠,从洛河而出。赤珠上面有文字“玉英,吞此者王”,王含始就吞下了这颗赤珠,怀孕而生下了刘邦。
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刘邦大封同姓王,其中,中山靖王刘胜因多子而知名于天下。三国时期的蜀汉先主刘备,就是刘胜的后代。蜀汉灭亡后,蜀汉后主刘禅和全家来到洛阳。
刘禅的弟弟刘永是刘备的庶子,在蜀汉时先是被封为鲁王,后又被封为甘陵王。东迁洛阳后,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入洛阳太学读书。当时,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作为质子居住在洛阳,也在洛阳太学读书,与刘永相识,并成为挚友。
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方山县境内),建立汉国,这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刘永带子孙潜出洛阳城,到达左国城,投奔刘渊。这个家族,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成为北方的名门望族。
刘永的第十二代孙刘邵,是隋朝开国元勋,任左都尉、上柱国、袭封阴盘公,其宅在洛阳立行坊。立行坊,在今瀍河区东关大石桥东北一带。
刘邵之子刘达,归附唐朝,任秦州都督府司马。刘达之子刘慎,任河州司仓。刘慎之子刘元适,开元年间任右羽林大将军、上柱国,天宝三载(公元744年)闰二月二十七日,去世于洛阳立行坊。
刘元适之子刘颖,任左羽林大将军。刘颖之孙刘思友,任左威卫兵曹参军。唐朝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刘思友于洛阳绥福坊家中去世。绥福坊,在今洛龙区安乐街道东部区域。
洛阳刘氏之南迁
刘思友之子,名为刘祥。刘祥,字图南,又字祖云,号子先。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生于洛阳绥福坊。其父去世后,被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后封沛国公致仕。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刘祥避黄巢之乱,携其子孙从洛阳移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洞(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他被尊为刘氏入闽始祖、刘氏中代始祖。因开基于南方客家地域,在刘氏中称为“中山刘氏大宗客家刘氏支派”,裔孙共尊刘祥为客家刘氏始祖。
北宋时期,刘祥第七代孙刘参常,在汀州修建了第一座客家刘氏宗祠,即汀州刘氏家庙,成为客家刘氏总祠。汀州刘氏家庙,祭祀刘累、刘永、刘祥等刘姓先人。汀州刘氏家庙,位于今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乌石山下,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独具特色而闻名于福建。
南宋时期,刘子翔任长汀主簿时,在刘氏家庙后面创建了“东山书院”,招收刘氏子弟及地方绅士子弟入学,聘地方名儒任书院山长和教习,著名理学家刘子恽、朱熹都曾在这里讲学。书院历经八九百年,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
汀州刘氏家庙是江南刘氏五大宗祠之一,曾经过多次重修,现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刘氏家庙坐北朝南,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门楼、边门、照壁、天井、上中下三厅,此外还有朱子阁、桃园结义亭、左右厢房等,总共有69间,现已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