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巨鹿之战中用破釜沉舟计,以5万胜章邯40万大军,一战封神。
项羽年仅24岁,就已经“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了。初出茅庐,就威震天下,功成名就。起点之高,天纵英才。
再看看刘邦,他成天游手好闲、不事生产,房没一间,地无一垄,又四处结交各种奇奇怪怪的朋友,直到30 多岁还是一个老光棍+啃老族。
而且刘邦这个人一把年纪还爱干些小流氓的事儿,瞧不上公务员和知识分子,还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一个年近半百才出来闯荡,一个24岁就威震天下。明明项羽开局顺风,为什么被逆风翻盘输给了一个”草根社会人“刘邦?
一、项羽的优势
起兵时,项羽杀会稽郡守殷通,又亲手斩杀近百人。有人形容项羽:“蚩尤项羽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
项羽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因为项羽觉得:“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看看这志气,所以项羽的字典只有一个字“干”!不惧局势,不怕敌人,彭城之战,以3万对56万大军,堪称历史上的军事奇迹!
当年刘邦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杀进项羽的都城,项羽此时正带军在北边打齐国,听说此消息后,自己带3万兵回去打刘邦,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半天,就把刘邦打得溃不成军,打跑刘邦不算,项羽一路猛追刘邦,从从彭城追到灵璧。也就是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一路追到了安徽省宿州。
反观刘邦这边,在路上损失了很多兵力,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刘邦带着十几个人跑出去了,老婆,父亲和儿女全部被项羽俘虏。
刘邦直到跑到河南荥阳才勉强站住脚,试想3万人追着56万人打,是不是觉得项羽简直厉害到爆炸,但项羽为何会失败?这就跟他人品不咋地有关。
二、项羽的劣势
虽然项羽武力值、智商都在线,但项羽自信过头变成了自负,陈平说他“不能信人”、“意忌信谗”,所以喜欢事必躬亲。
反观刘邦,手下三杰:韩信,张良,萧何,汉朝的基业基本上是这3个人建立的,帮助刘邦战胜项羽。
但是!这3个人最开始都是项羽手下的人!就是因为项羽不能信人,事必躬亲,所以他们得不到重用,转头投入刘邦麾下。
项羽这的疑心病抢到什么地步呢?范增是项羽身边唯一的谋士,并且他被誉为“亚父”,但是依然阻止不了项羽怀疑他,还把他逼走了。范增在鸿门宴上要求项羽杀刘邦,并扬言刘邦必成后患。刘邦困于荥阳时,战败求和。他极力主张拒绝求和,一鼓作气消灭刘邦。但是项羽都没有听,明显的刚愎自用!
刘邦打败并建立了西汉王朝以后,他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损失了范增也是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树敌太多,不得人心。
让刘邦联合其他诸侯攻击项羽,便是项羽明目张胆的杀掉楚怀王熊心。这是项羽失败的关键一部,因为这直接可以看出,项羽只令诸侯怕,不令诸侯敬。
三、刘邦强在哪
刘邦除了那首广为人知的豪情壮志《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外,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知人善用。
刘邦率先打下咸阳,也在阿房宫纵欲多日,但是呢,樊哙进谏,后来张良也进谏,刘邦就听了。
张良劝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刘邦也听从遵行。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去汉中,刘邦不高兴。萧何就劝刘邦,说巴蜀丰饶,依靠巴蜀可得天下。刘邦也听了。
萧何在韩信一无所有,污名在外时安利刘邦重用韩信,并且要求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刘邦虽然没看出来韩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依然采取了萧何的意见。
彭城之战,刘邦表面上有五十六万大军,但本质却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项羽的主力部队并未受损;垓下之战时,刘邦的五六十万大军,可是货真价实,而且当时项羽的主力部队已经损失至少二分之一,双方的结果自然不同。
从依附楚怀王到入关灭秦,刘邦集团的势力一直在壮大。刘邦西征夺取了秦的关中,巴蜀等地,又在蓝田大败秦军,逼降了秦王子婴,而且刘邦始终都是站在项羽的家里打的,项羽至死都没能把刘邦推回汉中。
在刘邦那里,普通人可以享受约法三章,有才之人能够享受功臣待遇,大家都有好处。所以大家拥护刘邦称帝,真相就这么简单。得人心者,得天下。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