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连元同名同姓人物

河北革命烈士刘连元
刘连元,1908年生于河北省完县北下邑村一个生活富裕的家庭,在弟兄中排行老四。父亲刘贤,勤劳耕种,母亲、妻子都是贤惠的家庭妇女。
幼年的刘连元,勤奋攻读,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幼小的心灵逐渐成熟起来。面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重重灾难的社会现实,刘连元萌生了强烈的正义感,立下救国救民的雄心大志。
生平
革命烈士。出生在一个生活富足的家庭。幼年刻苦学习,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学校党组织派遣回完县与韩永录、李永茂一起发展党组织。以教书做掩护秘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多次组织学生和农民举行抗捐抗税的示威游行,张贴“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的标语。还亲自宣传、讲演,鼓舞山区群众对敌斗争。1930年8月,根据省委指示举行完县五里岗农民暴动,成立红二十二军,任副军长。8月17日,红军分4路攻打完县城,他率领一路攻西城。暴动失败后,被国民党保安队悬赏通缉。1933年5月,他在保定南关参加秘密会议,准备组建红二十三军,被叛徒薛宝田出卖被捕。在狱中,受尽了敌人各种酷刑,坚贞不屈,审讯中把敌人质问得张口结舌。敌人恼羞成怒,准备把他和马永岭、赵宗敏押到刑场处死。在监狱门口,他与其他3人互使眼色,用手铐向敌人砸去,将一个敌人打死在地,其他敌人慌忙后退,举枪向他们射击,当场壮烈牺牲。1983年,他的遗骨火化后由保定移置在完县烈士陵园。
人物事迹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育德中学已建立了组织。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大批进步学生纷纷上街游行示威,反抗当时反动政府的统治,宣传共产党的救国救民主张。刘连元在这些革命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坚定、机智、勇敢。经过党组织的培养和考验,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各项工作和对敌斗争中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由于他革命意志坚定,知识丰富,斗争勇敢,平易近人,又有组织和宣传能力,受学校党组织的派遣回本县从事革命活动。
返回完县后,刘连元在韩永禄、李永茂的支持下,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来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寨子村开展秘密活动。
1927年上半年,在其他同志协助下,刘连元先后发展党员13名,在北下邑村建立了党支部,自任党支部书记。
1927年秋后,完县的党组织蓬勃发展,西五里岗、魏村也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刘连元为了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团结群众,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在山沟里播下革命的火种,克服重重困难,依靠群众,办起了民校来掩护革命活动。
刘连元艰苦朴素,总是穿着干净合身的黑色大褂,一副乡村先生的打扮。由于他平易近人,群众都愿意接触他,谁家有大事小事他总是热情帮助。因此,人们都把他当自家人看待,为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
刘连元在教学生学文化的同时,还向学生们灌输进步思想,耐心地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学生们讲穷人斗地主的故事,启发学生们的革命觉悟。在他的启发诱导下,一些学生进步很快,迫切要求加入党组织,争着为党多做事情。刘连元因势利导,对他们说:“要想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为天下的工人、农民、劳苦大众办事。当共产党员是很危险的,要随时准备为革命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目前天下还是有钱有势的人掌握着,不除掉这些人,穷人就没有好日子过。当共产党员还要严格保密,上不能告诉父母,下不能告诉妻子儿女,泄露秘密,被坏人抓住,要掉脑袋的,千万不能大意吆!”在刘连元的培养下,先后有10多名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党的组织,扩大了党在山区农村中的政治影响。
寨子村在山沟里是个中心村,农历一、四、七日是集市,附近的人们都到这里赶集。一次,他对学生们说:“你们看卖粮的都是有钱的,他们不种粮,粮食却吃不完。买粮的都是没钱的穷人,他们辛辛苦苦种地,粮食却不够吃。”刘连元就是这样用地主剥削穷人的实际例子启发群众觉悟。
刘连元曾多次组织学生和农民举行抗捐抗税的示威游行及张贴“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的标语,还亲自到人多的地方宣传、讲演,并秘密组织、串联了一批进步农民,为五里岗农民暴动准备了有生力量。
1930年,华北大地处在茫茫黑夜中。连年军阀混战,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酷剥削,农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生存下去,积压在心中的怒火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样,一触即发。8月,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指示,组织农民暴动,攻打完县县城。在总指挥韩永禄的领导下,组成暴动委员会。研究分析了暴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枪支弹药,决定由刘连元、葛占龙等分别到下邑、尧城、台鱼等地收缴枪支。经过刘连元等的积极活动,收缴地主各种枪200余支和一批弹药,为五里岗农民暴动做了必要的物资准备。
8月17日,暴动司令部成立,地址设在五里岗小学校。根据省委指示,正式宣布成立红二十二军,并宣布红军司令部主要领导由韩永禄、葛占龙、李永茂和刘连元担任,决定由葛占龙、高辰操练队伍,教演枪法,着手做好暴动前的一切准备。
完县县城的敌人得到五里岗农民要暴动的消息,非常害怕,集结兵力,加紧城防,同时,又向保定发出急文,妄图固守待援。
红二十二军司令部也召开了会议,决心一鼓作气拿下县城。红军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刘连元带领攻西城(当时完县没有西门);第二路由葛占龙率领攻南门;第三路由高辰带领攻北门;第四路由葛洛尚带领攻打敌防守较弱的东南角。由于守城敌人有了防备,经过2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城池久攻不下。天又下起了大雨,对攻城极为不利。据侦察员报告,驻保定敌人已向完县扑来。为防腹背受敌,保存革命力量,经司令部研究决定,撤出攻城战斗,部队拉到山区。由于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的尾追堵截,暴动队伍处于被动。为扭转局面,党组织指示李永茂、刘连元亲自到保定特委请求援助,但援军未到。起义队伍经过几场恶战,为保存革命力量,化整为零,分散隐蔽,积蓄力量,准备再次暴动。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失败了。
暴动失败后,敌人进行了血腥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了完县,到处设立岗卡,稍有怀疑,即遭捕杀。刘连元的家乡北下邑村更是如此,当时国民党党部就设在这里,另外还有国民党的保安队,队长邵彩章是个无恶不做、毒辣透顶的坏家伙。他们得知刘连元是共产党员,又是五里岗暴动的领导人之一,对他恨之入骨,想尽各种办法到处捉拿他,并扬言:“谁能报告刘连元在哪里,就赏给现洋500元,谁能抓住刘连元,就赏给现洋1500元。”并抄封了刘连元的家,逼得刘连元的妻儿老小无家可归,过着流浪乞讨的悲惨生活。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刘连元斗志更加旺盛,更加增强了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强信心。
在白色恐怖下,刘连元转入地下工作,到保定一带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1933年5月的一天,党小组成员左树春、张凌阁、马永岭几位同志决定同刘连元、刘凡池、杨文明集会,准备组建红二十三军,再次举行暴动,秘密联络地点在保定南关薛宝田的住所(当时是挂面房)。薛宝田是个混进革命队伍的可耻叛徒,把这次开会的地点、人员和目的向敌人告了密。早一步到会的左树春、张凌阁、马永岭被捕了。这几位同志双手被捆,不能动弹。马永岭一眼看见插在墙上的联络暗号白鸡翎还在原处,如果不马上拔去白鸡翎就意味着刘连元等还要落入敌人魔爪。趁敌人不备,马永岭用嘴把白鸡翎叼下来,这一举动被叛徒薛宝田看见,又将白鸡翎放在原处,刘连元等被捕了。
刘连元被关押在保定监狱里,受尽了敌人的各种酷刑,在审讯中,他坚贞不屈。敌人使用各种伎俩也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却在刘连元的质问下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1934年,刘连元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地献出了他年仅27岁的生命。
1983年,刘连元的遗骨火化后,由保定移到完县烈士陵园,安放在纪念馆大厅,他的遗像和生平事迹图片悬挂在大厅正中。刘连元烈士对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和英勇斗争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后人,活着的人们将世世代代怀念他。

刘姓不忘初心头像

福建长汀籍烈士刘连元
刘连元(1891年-1934年5月),男,福建省长汀县人。
生前为红十二军炊事班长。1934年5月牺牲。

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弹头技术专家刘连元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连元同名同姓人物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