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系入迁苍南历史悠久的姓氏之一。据《刘氏宗谱》载,刘姓最早一支入迁苍南的是,南宋年间由闽入迁白沙刘店定居,其次是明弘治七年(1494)的刘基六世孙由青田(今属文成)县南田镇来莒溪定居,余者大多是明嘉靖与万历年间在平息倭寇之后,平阳县令实行“招垦”,温州辖范的各县及附近的闽东一带刘姓闻讯而来定居,抑或清初避耿王耿精忠之乱,由福建来苍南各地定居。至于年远代湮,世系鸿支散佚无从稽考者,尤需进一步考证。今收录部分迁徙简介于下:
渎浦大浃头刘姓 始迁祖刘在德,系刘吟吾次子。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大片园大板桥头。其祖父刘流泉于明万历间避闽寇乱,入迁平阳县北港(具体地址不详)。刘在德何时入迁大浃头定居不详。配池氏,生子五:长刘绳准,不传;次刘绳节,三刘绳洲,四刘绳派,五刘绳景,均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观横屿刘姓 始迁祖刘顺吾,字爱茶,刘流泉四子。于明崇祯元年(1628)戊辰,由平阳县北港詹家埠入迁来此定居。配温氏,生子四、女二,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福鼎县后垄等地。
望里港边刘姓 始迁祖刘文焕,字章于,系横屿刘顺吾长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二,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池板岙刘姓 始迁祖刘石保,系大观横屿刘顺吾三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宜山街刘姓 始迁祖刘功赐,系大观横屿刘顺吾四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沿浦斗门头刘姓 始迁祖刘廷爵,字伯云,系刘士顺次子、刘石保之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凤池板岙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七,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澄海埕溪(路尾)顶三亩刘姓 始迁祖刘廷富,字伯友,系刘士顺四子、刘石保之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凤池板岙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三、女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灵溪浦西保刘姓 始迁祖刘应龙,号瑞琳,系刘有赞长子。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蓬莱乡。其父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由安溪县蓬莱乡入迁瑞安县四十七都汤岙。刘应龙于清康熙九年(1670)庚戌,由瑞安县汤岙入迁来此定居。配陈七娘,生子一、女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渡龙西程浦头刘姓 始迁祖刘君富,系刘有赞次子刘瑞廷之子。何时由瑞安县汤岙入迁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六:显相、显儒、显范、显钦、显配、显陆,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灵江余家桥刘姓 始迁祖刘伯来、刘廷高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老厝基。清康熙初闽寇作乱,兄弟二人由安溪县老厝基入迁来此定居。刘伯来乏嗣,刘伯高生子四:长子(名不详)徙居永嘉县毛竹岭;次子刘日耀,承继伯父嗣;三子刘日经,字文韬,住居本地,与兄刘日耀,繁衍成族(四子出绍胡家宅陈姓),后裔分居各地。
赤溪南行刘姓 始迁祖刘祖成,字三卿,系刘达景之养子,原施姓。其父于明崇祯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具体地址不详)入迁平阳县北港壬湾,至刘云卿,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转迁来此定居。配尹氏,生子四:长子圣佑,字士光,次子圣佐,字士明,三子圣科,字士元,四子圣哲,字士彬,繁衍成族。其曾孙刘永凤,徙居岱岭云遮,为云遮支派始迁祖。
浦亭樟岙刘姓 始迁祖刘伯基,号国祚,系刘汉祥之子、刘达景之孙,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其祖父于清康熙年间入迁平阳(今属苍南)县南宋垟。刘伯基于何时由南宋垟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单氏,生子五:长士亲、次士英、三士显、四士圣、五士茂,分仁、义、礼、智、信五房(礼房士显徙居福鼎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莒溪刘姓 始迁祖刘道祯,字君宪,系刘式纯次子。刘基六世孙。于明弘治七年(1494)甲寅由青田(今属文成)县南田镇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矾山福德湾刘姓 始迁祖刘捷春,何时由福鼎县武洋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白沙刘店刘姓 始迁祖刘轸,字德舆,号了境,原籍福建(具体地址不详)。于南宋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隐而不仕,著书立说,终老林泉。传世之作《诠心指要》2万多字。繁衍成为望族,后裔分居各地。
平等徐家庄刘姓 始迁祖刘步志。于清咸丰年间由白沙刘店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六,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白沙象岗刘姓 始迁祖刘士亨,原籍温州永嘉场白水。于清康熙年间与胞弟同时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湖里刘姓 始迁祖刘二郎,原籍福建汀州府苏中都。何时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范氏,生子二,繁衍成族。裔孙刘沛钱,配郑氏,于民国初期徙居炎亭西沙为发祥之祖;裔孙刘沣谦,配徐氏,于清光绪年间由湖里徙居金乡东门为发祥之祖。
舥艚灶基刘姓 始迁祖刘永赞,原籍瑞安县穗丰。于清康熙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四,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龙沙沙坡刘姓 始迁祖刘明博,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二:长文标、次文典,繁衍成族。文典之子大福挈子学禹于清乾隆年间徙居江南老斗门为发祥之祖。
江南老斗门刘姓 始迁祖刘俊青,于清嘉庆年间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配蔡氏,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龙江涂厂刘姓 始迁祖刘俊果,字足食,于清嘉庆年间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配缪氏,生子二,繁衍成族。另一支刘俊超,也是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余不详。
南水头过港(古港)刘姓 始迁祖刘我积,原籍福建莆田县卓埔。于清顺治年间因家遭贼劫,即弃家入迁来此定居。配冯氏,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五凤凤村刘姓 始迁祖刘友拱、刘友智、刘友信、刘友和兄弟,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牛皮岭横浚下。于清康熙年间入迁来此定居。后刘友拱转徙兰洋狮溪赤土坎,刘友信转徙福鼎县南洋棋墩弓桥内。刘友智、刘友和系凤村发祥之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华阳下庄刘姓 始迁祖刘万兴,字明胜,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牛皮岭横浚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挈妻廖氏及子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桥墩中街刘姓 始迁祖刘金事、刘富事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城内。于清乾隆年间入迁来此定居。兄弟同心协力,兴家立业,娶妻育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蕉浦岭刘姓 始迁祖刘圣,字道敏,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崇善里蓬莱溪仔尾李子园。于明嘉靖年间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腾垟渔山头刘姓 始迁祖刘魁,字存礼,原籍福建(具体地址不详)。于明季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池刘姓 始迁祖刘汝淮,字景贤,原名世德,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金田。明嘉靖年间进士,任平阳县知事。(查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只有明嘉靖四年刘録任平阳知县,未见刘汝淮,字景贤,原名世德,明时任平阳知县)。见凤池俗美风淳,遂定居于此,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挺南万里后,藻溪铸鐤湖、霞关烟墩山、藻溪缪家庵、后垄坑头牛角湾、油菜园、凤梧井头等地。
望里下堡、酒瓶山刘姓 下堡始迁祖刘天杰、酒瓶山始迁祖刘英标、刘英榜兄弟,均系埭头刘姓后裔,于清初或康熙年间入迁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江张家堡刘姓 始迁祖刘茂道,系乐清县石船肇基始祖刘履康裔孙。何时由石船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腾垟渔山头、赤溪流岐尾、信智刘姓 始迁祖俱不详,原系福建福宁府东门外入迁平阳县北港闹村蕭山之肇基始祖刘时龙(字文国)二子刘际兴、刘际旺后裔。何时由北港闹村入迁上述三处俱不详,有待查考。
云亭菖蒲垟刘姓 始迁祖刘克奏,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鹏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凤阳顶堡刘姓 始迁祖刘宏叟,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南坪桥仔头刘姓 始迁祖刘宏怡、刘宏悌兄弟,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马站牛栏山刘姓 始迁祖刘宏惠,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苍南县刘姓人口
苍南刘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刘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5842人,占全县总人口1.52%,名列全县第15位,分布全县72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刘姓1990年分乡镇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灵溪镇 | 805 | 江山乡 | 140 | 渡龙乡 | 510 | 南堡乡 | 241 |
灵江镇 | 291 | 湖前镇 | 34 | 繁枝乡 | 44 | 马站镇 | 86 |
沪山乡 | 126 | 钱库镇 | 30 | 挺南乡 | 72 | 沿浦乡 | 913 |
凤池乡 | 25 | 芦浦镇 | 7 | 桥墩镇 | 357 | 南坪乡 | 271 |
渎浦乡 | 1635 | 望里镇 | 599 | 观美乡 | 456 | 渔寮乡 | 69 |
浦亭乡 | 65 | 仙居乡 | 13 | 南水头乡 | 404 | 蒲城乡 | 23 |
对务乡 | 85 | 新安乡 | 20 | 黄檀乡 | 122 | 云亭乡 | 85 |
大观乡 | 141 | 陈东乡 | 3 | 莒溪镇 | 1583 | 霞关镇 | 160 |
龙港镇 | 338 | 项桥乡 | 15 | 五凤乡 | 79 | 城门乡 | 17 |
沿江乡 | 36 | 夏口乡 | 5 | 碗窑乡 | 31 | 魁里乡 | 31 |
龙江乡 | 141 | 括山乡 | 26 | 腾垟乡 | 199 | 岱岭乡 | 143 |
白沙乡 | 1672 | 金乡镇 | 254 | 大龙乡 | 93 | 澄海乡 | 86 |
海城乡 | 55 | 舥艚乡 | 134 | 天井乡 | 8 | 赤溪镇 | 259 |
宜山镇 | 108 | 大渔乡 | 58 | 矾山镇 | 203 | 龙沙乡 | 42 |
铁龙乡 | 27 | 石砰乡 | 271 | 华阳乡 | 80 | 半垟乡 | 103 |
平等乡 | 110 | 新城乡 | 16 | 昌禅乡 | 113 | 凤阳乡 | 74 |
凤江乡 | 803 | 炎亭镇 | 86 | 埔坪乡 | 158 | 中墩乡 | 48 |
云岩乡 | 42 | 藻溪镇 | 388 | 南宋乡 | 25 | 信智乡 | 70 |
苍南县刘姓(2005年)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全县刘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8693人,占全县人口1.52%,名列全县第15位,分布全县36个乡镇,其中5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镇,3千人以上的有龙港镇,千人以上的有莒溪、沿浦2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刘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 人数 | 每 平 方
公里人数 |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
灵溪镇 | 5332 | 61.65 | 渎浦大浃头、大观横屿、渡龙吾方桥、南水头过港、秦岙、横渎、龙渡堤头、门屋内、西程普头 |
龙港镇 | 3901 | 47.00 | 白沙刘店、江山刘处、凤江张家堡、凤江凤浦、凤江潘家庄、横河 |
莒溪镇 | 1628 | 32.24 | 莒溪、石岘、西厅、大坑、大娥、南山、半岭 |
沿浦镇 | 1106 | 32.53 | 斗门头、三虎坡(今名海丰)、三茆海脚 |
矾山镇 | 697 | 13.16 | 南堡下厝基、埔坪拱桥内 |
望里镇 | 658 | 20.31 | 马鞍三边、下堡、溪头埠 |
桥墩镇 | 641 | 7.97 | 桥墩街、云仙、五岱竹脚 |
藻溪镇 | 591 | 7.81 | 铸鐤湖、繁枝下村、挺南万里刘厝、蕉浦岭 |
观美镇 | 562 | 13.22 | 大埔上过港、过港、秦岙 |
霞关镇 | 542 | 15.73 | 南坪桥仔头、霞关街 |
赤溪镇 | 438 | 8.76 | 南行、流岐屋、信智、过海、隔头、半垟 |
石砰乡 | 282 | 28.2 | |
金乡镇 | 270 | 6.20 | 城内 |
腾垟乡 | 245 | 12.25 | 渔山头 |
岱岭乡 | 186 | 9.00 | |
浦亭乡 | 186 | 6.81 | |
舥艚镇 | 159 | 8.83 | |
宜山镇 | 155 | 12.02 | 宜一 |
昌禅乡 | 137 | 3.91 | 枫脚、华内 |
马站镇 | 137 | 3.81 | 马站街 |
五凤乡 | 97 | 1.64 | |
炎亭镇 | 87 | 6.21 | 西沙、东沙 |
凤阳乡 | 86 | 4.10 | |
渔寮乡 | 83 | 4.88 | 四亩脚刘家 |
龙沙乡 | 65 | 1.97 | 坑内、沙坡 |
云岩乡 | 64 | 4.92 | |
钱库镇 | 60 | 2.88 | 钱库街 |
大渔镇 | 60 | 3.75 | 南行街 |
中墩乡 | 55 | 5.50 | 中墩、海滨 |
新安乡 | 45 | 5.50 | 小云兜刘侯二姓800多人 |
南宋镇 | 44 | 2.00 | |
凤池乡 | 33 | 2.36 | |
括山乡 | 26 | 1.08 | |
浦城乡 | 24 | 2.67 | 城内 |
仙居乡 | 19 | 2.38 | 妇女嫁入 |
芦蒲镇 | 13 | 2.17 | 妇女嫁入 |
苍南刘姓人物
苍南刘姓自南宋至明、清,入编明万历《温州府志》、《民国平阳县志》、《苍南县志》、《千顷堂书目》等共11人。其中南宋5人,明3人,清3人,简录如下:
刘士龙,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官宁德县令、荆南知府。
刘子璘,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官建州教授。
刘居安,南宋端平二年(1235)乙末科进士。官通州倅。
刘轸,字德舆,号了境,南宋年间由福建入迁白沙刘店。南宋淳熙年间隐而不仕,潜心于克己之学。著有《诠心指要》等。
刘天益,一名忠益,字谦中,刘轸子,白沙刘店人。南宋嘉泰元年(1201)以布衣应制上万言书,不报,遂不仕。著有《筠坡集》等。
刘子东,景玉从子,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科武进士。由儒士授平阳县训导、晋江教谕。
刘镇,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明官长清知县。
刘绍宽,清同治六年(1867)出生于白沙刘店。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拔贡。生前历任龙湖书院山长,温州府中学堂监督,平阳县教育会长、教育科长,乐清县教育科长,温州籀园图书馆馆长,民国《平阳县志》副总纂等职。著有《东瀛观学记》、《厚庄文抄》、《厚庄诗文续集》、《厚庄杂录》、《厚庄诗文稿》、《籀园笔记》、《籀园闲话》、《归方金石凡例》、《厚庄日记》、《厚庄诗友函札》、《铜权唱和诗集》等。
刘庆祥 清末白沙刘店人。著有《铁耕小筑印集》等。
刘眉锡,清莒溪人。著有《南雁荡山全志》6卷和《瓯志摭余》、《横阳诗萃》、《刘氏集札》、《旸芝吟稿》、《莒水诗集》、《莒溪文集》、《莒溪日录》、《昆阳南港、南雁、西湖、南田杂咏》等。
刘在理,渎浦大浃头人。自幼爱好武术,明崇祯年间世乱投军,官衢州千户。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