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阳城县侯、广平郡公:刘祥道
刘祥道(596~666年),字同寿,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永年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户部侍郎刘林甫第二子。 以门荫入仕,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阳城县侯,迁刑部尚书。龙朔三年,拜右丞相,转礼部尚书,组织泰山封禅事宜,进爵广平郡公。 乾封元...
刘祥道(596~666年),字同寿,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永年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户部侍郎刘林甫第二子。 以门荫入仕,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阳城县侯,迁刑部尚书。龙朔三年,拜右丞相,转礼部尚书,组织泰山封禅事宜,进爵广平郡公。 乾封元...
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出身彭城刘氏。刘文静英俊魁伟,才干突出。隋朝时期,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面对天下大乱,联络裴寂与李世民,支持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奉命联络突厥。随军...
刘幽求(655-715年),字幽求,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唐朝宰相。 武周时期,进士出身,授朝邑县尉。交好临淄王李隆基,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历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获赐铁券。先天元年,图谋诛杀太平公主...
刘仁轨(603-685),字正则,今本县张市刘向人。少时家贫,处隋末乱世,不能安居乐业。但仁轨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通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安抚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之改定数言,任瑰惊异,遂上 书推荐为息州参军,不久转陈仓尉。仁轨...
刘弘基–(582-650年) 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 刘弘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为避免从隋炀帝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
刘晏(715—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刘固堆人。唐代杰出理财家。 刘晏,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刘知晦,县丞。兄弟3人,他排行第三。从小天资聪明,加上刻苦用功,很小就写得一手好诗、赋、文。在乡里被誉为神童。
刘祎之(631年-687年6月22日),字希美,中国唐朝大臣、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的宰相。他开始是睿宗母亲武太后(武则天)的谋士,但因为他劝说太后交权给皇帝惹怒了太后,687年,武则天逼他自杀。
在我们的电视剧上可以看到,明朝的皇帝好像都是有缺陷的,比如朱元璋残暴,朱棣凶狠,朱瞻基爱斗蛐蛐——虽然绝大多数人觉得这都不算啥缺陷,谁还没个爱好呢?但是还是给这个雄才大略的明宣宗添上了一笔污点。包括唐朝在内几乎没有一个朝代没有一个昏君的——...
刘禹锡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生在今陕西西安、湖南常德、 广东连州、重庆奉节、安徽和县、江苏苏州、河南洛阳等地为官。
谈到中国的和平崛起,谈到世界上大国的历史,自然会想到古代的中国。古代中国究竟算不算大国,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进行比较的前提。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存在不少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