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有祠堂吗?都是汉民族,为什么南方祠堂比北方多?
祠堂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在一个大家族里如果出...
祠堂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在一个大家族里如果出...
客家人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系,具有汉民族的共同特点外,重视传统、崇尚祖制、敬祖睦宗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客家人不管外迁何地安家立业,都会念念不忘自巳的故乡,必然代代下传自巳的姓氏祖宗,因此代代叮嘱后裔寻宗认祖,那怕路途遥远,那怕千辛万苦。客家刘...
在很多人固有的认知里。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某个古代圣贤的后代。那么首先需要自己的 DNA 数据,其次需要考古挖掘出古代圣贤的 DNA 数据,两个数据一匹配,结论就出来了。有一种现代化滴血认亲的既视感。但事实上,并不需要这么麻烦,通过大数据的...
笔者为了研究汉刘历史,查阅了不少关于刘邦的评述,最近阅读刘降渝先生著《文武兴邦》与《安邦兴国》两本著作后,深感他用自己多年来搜集考证下来的大量历史证据,详细解读了2000 多年来对刘邦的误解,为刘氏文化研究作出了具大贡献。本人感慨良多,现将...
孔子云:“四十五十而无闻,不足畏也。”吾行年五八,果不足畏! 内容简介:刘邦是极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于国有功、于民有德。在中国历史上494个皇帝中,他对汉民族的贡献无人可媲。在他去世38年后的公元前156年10月,汉廷就“著之竹帛,宣布天下...
与整个汉民族的发展相对应,近代刘姓的历史,也是一部复兴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再造刘姓辉煌的历史。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军和因镇压太平天国而产生的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担当了近代中国汉民族复兴的先锋。
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