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牒形式与作用
谱牒一学的兴起,与世家大族的出现同舟而行。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世家大族的雏形开始缓慢出现,臻至南北朝,强宗大族成为时代的执牛耳者,此时的谱牒之学亦成为弄潮儿。 谱牒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家传”。一个家族能够兴旺发达,必有非常之人,立下非常...
谱牒一学的兴起,与世家大族的出现同舟而行。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世家大族的雏形开始缓慢出现,臻至南北朝,强宗大族成为时代的执牛耳者,此时的谱牒之学亦成为弄潮儿。 谱牒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家传”。一个家族能够兴旺发达,必有非常之人,立下非常...
康熙21年1682年,当新任四川荣昌知县张懋尝,带着7位随从抵达荣昌县城时,他万万没想到,一场猛兽之祸由此开始。当张懋尝进入荣昌县城后,让他目瞪口呆的是,全城死寂空无一人,“蒿草满地”。正当大伙感觉纳闷时,突然,一群老虎猛地蹦了出来,张懋尝...
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刍议]一文中,曾提到考证族谱的专家们如何以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来衡量确定族谱世系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不同历史时段的婚育制度等提供一些证据,参与对父子二代平均岁距的讨论,但就不同历史时代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并没有多角度展开...
1、五房贵祖公江津谱序有三:其一是“皇明万历二年(1574 年)岁次孟春月文魁孙涟城薰沐顿首拜增修”,序云:“中世祖(世序未确定)祥公自江南移至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居住越十数(未确定数)世传至开七公仍居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但沐公旧谱...
石基村刘洋、刘积光征访获得刘国翔于民国九年(公元 1921 年)岁次庚申季春谷旦重修《刘氏族谱》,而后又获得连城公旧谱、广传公支脉谱等,皆为刘国翔谱的翻版,大同小异。现根据二十五史书,对刘国翔谱等进行稽考,以供参攷。 1、据《史记》、《汉书...
1、《史记》《汉书》《后汉书》刘氏篇幅摘录 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为青阳;其二曰昌意。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帝颛顼崩,而玄囂之孙(黄帝曾孙)高辛立,是为帝嚳。帝嚳娶陈锋氏女,曰庆都...
五十世祖讳宁远公,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三月,登进士,官授给事中,迁员外郎,累官至兵部侍郎,任职秩满,荣归福建崇安县武夷山五夫村侨居,侍奉父母至孝。显考瓒公、显妣廖氏卒葬于五夫里武夷山下后,宁远公迁回宁化县祖籍故居养老,卒后祖妣合葬...
刘正 先祖讳刘正公,字清卿,清州(五代后唐称云南为清州)人也。吏员出身,年十五,知读书、习吏事,在云南都转运司当差。后转运财赋进京师慰留户部任职,初用为户部令史,考核诸路转运司通欠。大都运司负课银五百四十七锭,逮捕倪运使等四人惩之,视本路岁...
老太祖公讳广传公正配马氏生九子,副配杨氏生五子,一脉开入粤卯金皇族一十四大房,有孙辈八十三人,族衍人盛发达,分支各省府县居住。入粤卯金皇族一十四大房开列于后: 长房巨源公字云妣林氏苏氏 祖马氏妣所生,住兴宁县北厢等处,葬梅县大坪汤湖尾,每年...
南宋时代卯金皇族世祖略传考 刘宗臣 两广众多刘氏族谱均有记载:卯金皇族五十二世祖讳宗臣公,号石波,官授江西虔州(读“仙”)通判。 查阅《宋史》职官志:北宋建隆初年(960 年),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乾德四年(966 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